【说完婚姻制度的诞生,我们再来说一说封建时代古代婚姻制度的变化】
【虽然各朝各代情况不同,但是大家可以看到详细的规律,这里先卖一个关子】
荆咕前面提到过夏商时期有母系氏族的残留,贵族女性的地位相对较高,没有后世那么多的约束,这一次不再赘述。
这一期主要讲述封建制度时期的婚姻制度,而封建帝制国家的许多礼法从周朝开始,虽然周朝依然是奴隶制国家,婚姻制度也从周朝开始讲述。
【目前关于古代社会婚姻制度最早的记载,是在西周时期。
西周重礼,在周礼有有了最早关于婚姻的规定,比如一夫一妻制。据记载,当时的周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二御妻。按照礼法,只有王后才是正妻,其他都是妾。】
【古代许多关于婚姻的礼制都是周礼里规定并且传承下来的,比如婚姻六礼。
首先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次要按聘娶礼制,遵守“六礼”的习俗。”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亲迎,是古代六道结婚程序】
【还有同姓不婚,以及“七出之罪”和“三不去”。】
这一些比较大众的婚姻条例,后世几乎每朝每代都多多少少继承了下来。
但是从履行程度上来说,则是各有偏向。
【有许多婚姻制度古代是共通的,比如“七出”和“三不去”,可惜前者大家基本都知道,后者法律上有,但是落到实处根本没多少人在意】
【“七出”是《礼记》规定的七条男子休妻理由: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无子”是古代男子休妻最重要的理由,然而我们知道,生男生女是由男人决定的,而且生育上比起女性,男性其实更容易有问题。】
【在春秋时期,礼记规定的理想结婚年龄,是男子三十岁,女子二十岁。二十岁是正成熟的年龄没问题,但是三十岁,不好意思,哪怕以现代发达的医学也解救不了男人从三十岁开始走下坡路的生理规律。】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古代一直都是男子十七女子十四就结婚生子了,这也是小说和影视剧通常的设定。
br/>
《周礼》里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除《周礼》外,《礼记·内则》,《榖梁传·文公十二年》也持这一观点。
《礼记·内则》说:“男子二十而冠……三十而有室,始得理男事……女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
《榖梁传·文公十二年》记载:“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女子十五而许嫁,二十而嫁。"
也就是说,男子二十加冠,三十才娶妻;女子十五及鬓,二十嫁人。
此外,《尚书·大传》及《白虎通·嫁娶》等篇还从男女的生理及劳动能力等角度对这一观点作
了说明。
《尚书·大传》说:“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通于经织纺绩之事,黼蔽文章之美。不若是,则上无以孝于舅姑,而下无以事夫养子。"
《白虎通·嫁娶》则说,男30而娶,女20而嫁,是因为“男三十而筋骨坚强,任人为父;女二十而肌肤充盛,任人为母”。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时,在越国大力鼓励百姓多生育,还为了生育设置了各种奖励:
生男孩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女孩奖励两壶酒一只狗;生双胞胎米面肉蔬都有,生三胞胎直接赏赐乳母,把孩子从饮食到教育全是官府包圆。
还提高了男女的结婚生育年龄,提高后的婚育年龄是男子20,女子17。比起后世的男子17、女子14结婚生子,各自大了三岁。
——这也可以说明,古代男女的结婚年龄也受到朝廷政策的影响,比如朝廷需要增加人口赋税,就会大力鼓励生育,提早婚育年龄。
代代提代代提,就出现了唐代规定“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明代则是“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嫁娶”。
按照现在的婚姻制度来看,越国时期这个年龄也已经属于成年人的阶段,反而还算合适。
从周礼里的结婚年龄看,男子三十娶妻,并不代表三十之前房中无人。那么娶妻之前玩坏了身子,也是丝毫不意外的事。
【尤其是古代男人未成年就有通房,侍妾,还动不动逛青楼。挺疑惑的,明明古代养生很早就提出男子想要
养生长寿也需要养精,怎么就看起来毫不在意?
或许有些人觉得太长寿也没什么好处,还不如及时行乐吧。】
古代男人们急了:谁说我们不想长寿!谁不想!既然已经有荣华富贵,多享受几年,谁不乐意!可是如果要禁欲,那也不行,就不能两全其美吗?
【结婚年龄往后开始变小,男子十七,女子十四。放现代还是我们在读中学的时候,这个时候身体刚刚发育,骨骼还没定型,这也就导致,女子更容易难产。男子的种子太稚嫩,生下来的孩子容易早天。】
【作为农耕大国,我国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怎么就不知道孩子的性别跟种瓜种豆一样,取决于父亲种下什么种子。】
荆咕放出了十分和谐的农业耕作画面:
种下豆子,长出豆苗,结出豆子。种下瓜籽,长出绿芽,结出瓜果。
再给豆子、瓜籽打上不同的文字,就变成简单易懂的生理课:
种下y染色体,结出男孩;
种下x染色体,结出女孩。
而且如果种子质量差,那么还没发芽可能种子就会死在地里——男性如果喜欢抽大烟喝酒逛青楼的,种子质量会更差,活性会更低,根本等不到形成胚胎的时候;
还有病种哪怕长出嫩芽也更容易被病虫害害死,或者被大风大雨刮死——男性如果本身体弱多病,种子哪怕长出嫩苗了,苗也会不健康,更容易生病。
再放出现代的备孕手册:
现代讲究科学备孕都需要男女一起准备,男子要戒酒戒烟,运动健身,女子则是多休息,吃好喝好保证营养。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普遍问题,男子日常一般是酒色过度导致精.子质量差,而女性则是要么自幼被家中重男轻女得不到好的营养补充,要么是被社会约束想要减肥节食影响营养摄入。
放在古代,但凡把那些生活放纵的贵族男子一半的资源拨给自己的妻妾女儿,也能让她们身体健康上升一大截。
“原来不是我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生不出儿子在古代的任何朝代,女性都要受到最大的压力。
但是在较为开放的汉唐时期,女性得知真相后的反应也是最大的。
泼辣的汉初女子愤怒地提起扫帚朝着自己丈夫拍打,一边打一边骂
:“是你!你酒色过度,你身体虚的床上一炷香的时间都没有,你还怪我!你还打我骂我逼我喝各种偏方!你既然生不出儿子,老娘还不如休了你自己再嫁!"
丈夫这一时刻想反驳,结果被打得一个踉跄摔倒,看起来更像是软脚虾,被众人好一番嘲笑。
“离就离,等我找个年轻的,没准马上就有儿子了!”丈夫不甘示弱,依然坚持认为是妻子的问题。
撕扯归撕扯,丈夫嘴上嚣张,能不能再娶到年轻妻子,那就不一定了。
——女子生不出儿子的名声传开后被歧视,男子生不出儿子的名声传开后,又有谁愿意嫁?他也将有机会体验,自己妻子当初的压力了。
民间是一片打骂,大家族则是更为谨慎,开始了严肃家风的教训,尤其是那些平日作风不端还没儿子的,要被耳提面命地教训了。
只是大家庭庭院深深遮掩的好,暂时还没被外界听到风声,但是对被困在深宅大院里压力更大的贵妇来说,则是终于有了松口气的机会。
——虽然日后可能还是要继续为生儿子努力,但终于不会把所有的矛头对准自己,也终于不是自己一个人委屈了。
【这还只是最简单的生理课,这一期只是主要讲婚姻制度,讲完婚姻我会再讲做一期生育。】
【讲一讲x染色体能继承的比y染色体更多的天赋,线粒体的传承,以及为什么,男人明明不需要哺乳,却还有咪咪】
“什么咪咪?猫咪吗?”爱猫的宋朝人还没反应过来,毕竟现在并没有用“咪咪”称呼胸部的习
俗。
等到旁边的女性笑嘻嘻朝他胸口看了一眼:“给孩子喂奶,你说是什么咪咪?”
宋朝那些脸皮比纸薄、自尊心比天高的男人们顿时羞耻了,连声骂道:“小小女子口无遮拦,竟然连这种事都当众说!"
女子撇了撇嘴,懒得跟这废话比女人多多了的酸儒们纠缠,但是眼神忍不住瞟了又瞟:没错啊,为什么男人不需要喂奶还长咪咪?这能有啥作用?
民风开放的大唐,女人们的讨论更肆无忌惮。
尤其是宫中已婚贵女们,因为这一期主要讲女性,在太平公主的邀请下汇聚在一起,一听到这话瞬间热闹了。
“我也奇怪,男人明明不需要用
到胸,为什么会有跟女人一样的胸部?”有些男人肥胖起来,胸部丰满,看起来甚至比女人的胸部还要大。
他们又不需要喂孩子,为什么要长胸?
“难道,其实本来是应该女人生育男人喂奶的?”太平公主发出大胆的言论,引来一阵阵爆笑和议论。
但是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天幕也说,农业和畜牧业是女人发明的,但是被男人因为不养孩子不干家务活夺走了农业和畜牧业,也夺走了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