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第 114 章 最美蓝天色

孟砚青听着好笑:“算了算了,别说这种耍嘴皮子的话,还是干点正经事!”

一听正经事,陆绪章也就收敛了,和她说起如今央行的政策,提起黄金的销售许可证的事。

他既然帮她打听,那自然打听得妥妥帖帖,因为现在国家要加大对黄金销售的供应量,这一次要对北京市的国有商场或者企业发行黄金销售许可证,可以说,这是最近几年最宽松的一次,也是最好的机会了。

孟砚青听了,不敢大意。

只是她人在香港,到底诸事不便,当即打电话给胡爱华,让她出面,准备了相关的材料,让她找上秦楷庭,一起共商大事。

之后,她又和谢敦彦商量了这件事,谢敦彦一听,自然感兴趣。

要知道在大陆,黄金开采、加工和销售,那都是国家相关企业专营的,把控严格,他们这些港资根本不可能介入,如今央行发放这销售许可证,其实不光是销售许可证问题,这还是一个风向。

这话意味着,大陆很可能放开黄金市场,逐步加大开放力度。

所以谢敦彦也很上心,当即派了助理前往深圳工厂,整理了相关资料,由孟砚青进行统一汇总,交给秦楷庭,协助他申请销售许可证。

这其间自然许多周折,好在孟砚青住在陆绪章他们单位驻香港的办事处,他们单位本身传真机电话齐全,孟砚青可以借用,有什么资料火速发给了胡爱华,由胡爱华来协调,一次次跑央行,走手续。

孟砚青自然也明白,这次销售许可证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必然不容易得,他们要想申请到,自然诸多刁难,她一方面争取各样材料齐全,另一方面,也让陆绪章帮她找了央行的相关人士,请教了一些问题,避免掉进被折腾的坑里。

而这个时候,一个月的珠宝设计文化课结束,培训班进行了一个文化测试,测试之前,培训班老师给了一个参考书范畴。

孟砚青一看,那些参考书她都已经看过了,复印下来并做了笔记,一时自然是胸有成竹。

可是对别的同学,那就不容易了,那么多本书呢。

于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大家叫苦连天,里面包括珠宝实务细节,必须对世界珠宝历史、珠宝鉴定和珠宝设计了如指掌了。

大家纷纷表示学了一粒沙考了撒哈拉,等到考完了,大家心中纷纷忐忑,都觉得就这题目,及格都难。

谁知道成绩出来后,孟砚青得了九十九分。

第二名是赵言君,得了八十一分,成绩出来的时候,赵言君好奇,探头过去看孟砚青的成绩,看她的试卷。

孟砚青可以感觉到,赵言君的目光迅速地搜罗过她的试卷,最后落在她的扣分项。

那扣分项是一道主观题,阐述对国际珠宝发展的想法,开放式问题,这道题大家全都扣分了,孟砚青也被扣了,一分。

而除了这道题外,孟砚青其它全部正确,没有错的。

赵言君好奇:“翠石剖开切面这道题你怎么答的?”

大家一听,也都凑过来,那道题是考察翠石取材的,翠石不同于其它宝石,最值钱的部分其实是带绿的部分,如何充分利用那绿进行精妙设计,这自然是大有学问。

这道题大家答得都不好,普遍扣分了。

现在看来,孟砚青竟然没扣分。

孟砚青道:“我写的主要是因地制宜,在接近绿线或者绿线比较轻微的地方切开,逐段分解找绿,再按照绿的性质进行分段,至于立性卧性还是半立半卧,还是要看材料水分,颜色深浅,还有本身的性质,这些若要区分,那就要下许多细致功夫了。”

她这一说,大家都好奇,毕竟这命题可就大了。

孟砚青倒是也不藏私,找到试卷那一部分给大家看。

结果大家一看,都有些傻眼了。

很娟秀的小字,孟砚青足足写了十几行,而且还分门别类阐述。

大家见了这个,一个个都佩服起来了。

自己对这一块不熟,不过是硬编罢了,人家一看就是条理清楚言之有物了!

一时大家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赵言君好生翻看了一番孟砚青的试卷,最后抬眼看向她:“我能把你的试卷复印一下吗?”

孟砚青笑道:“当然可以了。”

这些有的是她原本的知识储藏,有的也是培训班后去图书馆翻书慢慢积累的,别人要看尽管拿去,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

珠宝玉石的鉴定设计,还是要实战,这些只是理论,纸上谈兵罢了。

其它同学见此,也都纷纷表示想复印,不得不说,孟砚青的这试卷确实答得好,总结全面,对大家都很有助益。

而在经过文化课考试后,孟砚青等人开始进行实务设计操作。

这次聂扬眉已经联系了几家香港珠宝公司,可以让这些学生分别进入各大单位实习,大家可以自己报名自己有意向的珠宝公司。

孟砚青看了看,有商西爵家的宝瑞,有金福珠宝,也有谢敦彦家的鸿运珠宝,她略犹豫,到底是报名了谢家的鸿运珠宝。

很快一群同学就分了组,会有组长带着大家前往企业报道。

赵言君听了,看向孟砚青:“我觉得砚青是我们组最优秀的吧,肯定是她的吧。”

她这一说,大家大部分赞同,不过很快也有人提出孟砚青是大陆来的,“只怕是不熟悉当地的情况啦”。

对此,孟砚青倒是觉得无官一身轻,她也不想当,于是让贤,很快,在大家的推选中,赵言君成了组长,她半推半就地上了。

私底下也有其它同学表示:“其实赵言君就是想自己当组长。”

孟砚青听这话,并不理会罢了。

又不是长久共事的,彼此品性如何不必计较,反正她也不在意。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直接打回去就是了,本来她也不至于怕了谁。

孟砚青选定了谢敦彦的公司作为实习单位,当天培训班结束后,孟砚青大致也把情况和谢敦彦说了:“除了我,还有其它几位我的同学,哦,对了,也包括你那位青梅竹马。”

她觉得这事还挺热闹的。

谢敦彦一听,那脸色就不太好:“她也来?”

孟砚青:“对啊……”

谢敦彦无奈地叹了口气:“我最近已经足够头疼了,她如果来了,只会给我添乱了,我只希望一切能顺利。”

孟砚青听着,疑惑:“怎么了?看你唉声叹气的?”

谢敦彦的情绪好像一直都很稳定,现在明显有些焦躁的样子。

谢敦彦叹了口气:“今晚你如果有时间,我请你吃饭,我们见面聊吧,也许你能帮我出出主意。”

孟砚青:“行,那你开车过来吧,我不想坐巴士了。”

谢敦彦:“好。”

谢敦彦的住处距离这里倒是不远,很快他就过来了,自己开的车,两个人到了附近一家幽静的西餐厅,一边吃饭一边说着话。

如今他那个哥哥姐姐把持着鸿运珠宝内部的各岗位,其它暂且不提,只说公司的设计部,如今几乎是他哥哥把持着大半江山。

明年是鸿运成立四十周年,公司将推出几款四十周年限量纪念款,也是借着明年春季的潮流,希望这几款产品做成主打产品。

孟砚青听着,道:“现在你和几位兄长在争夺这件事的主导权?”

谢敦彦赞赏地看她一眼,颔首:“是,我们家老爷子放出的话,这一次限量纪念款负责人,会在明年参与鸿运公司四十周年的庆祝晚会。”

孟砚青便明白了。

这件事往简单了说,是老爷子的一个考试,一个试探,谁能做出明年纪念款主打产品,就认为谁的能力更胜一筹,那这个人便会主持四十年庆典。

其实主持四十年庆祝晚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暗示,那个主持大局的人,必然就是鸿运未来的太子爷了。

她好奇:“那……你就好好干?你们公司现在内部运转,是什么情况,你能和你几位兄长分庭抗礼吗?有足够的资源来做这件事吗?”

谢敦彦苦笑:“分庭抗礼,不敢说,我自己也有自己的资源,不过我几位兄长到底在公司内部经营多年,现在最老资格的几个设计师,都是他们的人,其它几个虽然不见得被他们收买,但是现在也是态度含糊。”

孟砚青:“因为他们怕你失败,不敢站你队吧?”

谢敦彦:“对,下个月我们公司就要开始设计方案评审了,所以我现在也是焦头烂额,正在欧美重金寻找好的珠宝设计创意,看看能不能赢了这一场。”

孟砚青蹙眉,仔细问了评审的情况。

谢敦彦也就大致给她讲了。

孟砚青想了好一番,才道:“你如果从欧美重金寻找好的珠宝设计,只怕这办法行不通。”

谢敦彦疑惑:“为什么?”

孟砚青:“我说得并不一定是对的,你姑妄听之。”

谢敦彦神情郑重起来:“砚青,我们是合作伙伴,也是朋友,你有什么直说便是。”

孟砚青这才道:“我认为,令尊让你们设计出一款珠宝来,其目的并不是说赢了对方,而是他借着这个机会想看看你们的风格,看看谁最能继承他的风格,将鸿运珠宝发扬光大。”

谢敦彦听着,眼睛一亮:“所以你的意思是?”

孟砚青:“所以,我们不需要去想那些评审人员喜欢什么,不需要去想能不能赢了谁,关键是,一定要想想老爷子的爱好,他希望鸿运将来走什么样的路子,他希望他的继承人是什么样的。”

谢敦彦只觉醍醐灌顶,他喃喃地说:“如果这样说的话,那我引入欧美的设计理念,已是大错特错了……”

孟砚青:“也不是错,而是没能理解老爷子的心思吧,可以引入西方概念,但是西为中用,你真正的着眼点,应该是中国最传统的那几样玉石材。”

谢敦彦连连点头:“我父亲还是老一辈的思想,我现在要想让他满意,那必须做出一套能打动他的首饰,那才是这次他考察我们的目的。”

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必须放弃西方知名设计师,必须走出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珠宝来,同时又要新颖,要让人眼前一亮。

他拧眉:“这样的话,我先研究下和田玉和翡翠吧?”

孟砚青听着,却是想起一件事来。

谢敦彦的父亲叫谢承志,她七岁时候经过香港,跟随父亲见过这谢承志。

当时孟父和谢承志畅聊,忆起昔日种种,曾经提起一桩遗憾。

早些年,谢承志还在大陆当伙计时,曾经无意中捡漏了一块天蓝宝石。

他津津有味地道:“那可是顶尖蓝宝石,蓝得均匀,蓝得澄澈,像一块蓝绸子一样,让我想起秋天的北平城。”

“怎么也得是大晴天吧,秋天的大晴天,我从咱们四合院里往外看,西北角那块天,就是那蓝宝石的色了。”

只是可惜,当时离开大陆的途中,那块蓝宝石就那么丢失了。

孟砚青便想着,也许对于谢承志来说,这才是最能触动他内心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