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娘娘诶,我们严家打从嘉庆爷那一辈儿开始就在内务府伺候,这回我儿子猪油蒙了心。求您看在我们几辈子的老脸上,求皇上开开恩吧。”

“是呀是呀。小主,我们老刘家四代单传,就这么一根独苗儿啊。”

穿着华贵的内务府包衣和总管太监家的夫人们带着价值不菲的礼物,聚在永和宫正殿,拿帕子抹着眼泪哭诉。

瑾嫔坐在炕上以手扶额,苦笑道:“嬷嬷们高看我了,我哪里在皇上跟前儿说得上话呢?”

“娘娘这是哪里的话,宫里谁不知道您为人恭肃端方,万岁爷面上看着不显,心里也敬您三分。”一个夫人讪笑道,“更何况,不是还有珍嫔娘娘么?”

“是呀是呀。我们早打听过消息了——珍嫔娘娘自小就听姐姐的话,不论大事小事,只要您开口,娘娘无有不依。”

“是呀,您就帮我们在皇上和珍嫔娘娘跟前美言几句吧。”

众人七嘴八舌,龙眼大的东珠、成了人形的人参、半人高的珊瑚树,各种珍贵的礼物流水似的搬进了永和宫。

瑾嫔被吵得脑瓜子疼,好容易送走了这些奴字号的奶奶们,起身往景仁宫来:“都想借着我劝你,吹个拐着弯的枕头风……弄得我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你呀,就会给我找麻烦。”

“收呗,干嘛不收。”

若桐正坐在炕上摆弄一盘珍珑棋局,闻言只道:“这起子刁奴,平日里没少给你脸色看吧?难得有机会惩戒他们,姐姐只管把架子摆得高高的。来多少收多少。”

瑾嫔知道她这是在变相地给自己撑腰,不由叹道:“宫里富贵已极,我还要这些身外之物干什么?现在我担心的就只有你这个小祖宗。”

“你昨儿跟着皇上出宫了吧?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那起子小人不敢怪皇上,只怕就要怨是你撺掇的。”

瑾嫔伸手抚摸若桐的鬓发,叹息着说:“你从小就胆大妄为,天不怕地不怕,会两句蹩脚洋文,就敢隔着帘子跟洋人理论。我虽然没有你那样的勇气,但也知道如今天下正是‘两千年未有之变局’。皇上这个位置,做得好就是光武帝(中兴之主),做得不好就是崇祯(亡国之君)了。你当真跟定了皇上,要跟他一起赌这个要么名垂千古,要么身败名裂的局吗?”

她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通,若桐只是怔怔地听着也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