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是棋差一步啊,吕国舅有些不甘心,下了早朝便直接去了凤栖宫。
下了早朝,吕文鼎便往凤栖宫而去,见到吕后,便将今日朝堂上的事说了出来,没想吕后早已经知道。
兄妹两人密谋了一番,吕后决定用上连卫中这枚棋子,反正都是他送上门来的,在平江府他们若是能有一个眼钱就太好了,给赵牧身边安排的吕同业是个草包,一到平江府就被美色所惑,早把正事给忘了。
此事吕后正生着气呢,收下连卫中这枚棋子神不知鬼不觉,也不容易遭人怀疑,地方官员最羡慕与京城里结交,吕后叫兄长写信,与连卫中书信往来,打探苏辰的消息。
皇上将他贬去平江府,一直让吕后心中不安,平江府富有,江陵也是,这两人若是联合起来,要不了几年,财钱上必是不愁了,若这是皇上本来的出发点,那太子之位就岌岌可危。
皇上批下的义诊和学院一事,很快传回平江府,至于水利一事,旨意上并没有明说,但皇上也提及了一二,应该也会过不了多久吧。
乔宝莹在吴江县的医院已经办好,各项规则与条款她也叫了书生在院门告示栏中一一解说,得到当地百姓的热捧。
唯一操作困难的便是能不能勉强入院医冶的名单,毕竟还有不少人没有完成当年的义诊工时,只好安排各地里正每日来一趟,在各里正管辖下的百姓由他监督,再由乔宝莹的人手不定期检查,这事儿涉及到里正的资质,一但有循私的,连里正的位置都得罢免,这便是与官府一同开义诊的好处。
由于医院的兴起,当地的医馆生意惨淡,乔宝莹这个时候独自出城,与邬总管一起来到了吴江县,将当地的医馆大夫全部召集起来。
由药房各地的坐堂大夫之首带着几人一同审查,将这些医馆大夫按着医术划分了等级,安排他们到医院上班,在乔宝莹的劝说之下,她的这一套新理念得到了这些大夫的支持,相较之下,他们反而更有保障,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得与人抢生意。
还不会受有地方官员后台的医馆欺压,入了医院,
一视同仁,多劳多得,各凭本事。
很快乔宝莹带去的坐堂大夫全部撤了出来,转战下一个县,这样下去,不到两年时光,平江府所有县城在医疗上都能得到惠民的政策,而乔宝莹顺势也带动了这些地方小县的经济。
从只以粮食产量占主导地位的平江府没几年变成了魏国丝制品销量最高的州府,乔宝莹的这一举成就了这一个美名。
这日乔宝莹正在看紫金楼和各县九九楼送来的册子,邬总管就匆匆走了进来,他手里拿的正是常熟县九九楼的小册子,还是今日的,快马送来,说里头提及了一个人,此人瞧着身份不简单,邬总管正派人去查探此人的来历。
乔宝莹拿起小册子细看,接着笑了,她很快起身往苏辰的书房走去。
苏辰正在处理手中的政务,看到小媳妇一脸笑意的进来,他疑惑的问道:“可是遇着了好事?”
乔宝莹点头,“的确是遇上了好事,我算是明白了,为何皇上不批下平江府的水利工程,原来还出了这么一招,现在看来,冶水一事算是有眉目了。”
“哦?”
苏辰高兴的起身,拉着乔宝莹就往长榻上走去,两人相继坐下,苏辰接过她手中的小册子看了一眼,也跟着笑了。
“于时灵来了,他倒是再一次成了御史,这是来抓我的把柄呢?一来不走苏州城,却直接去了常熟县,那儿隔着吴江县近,是不是想去打探一下吴江县知县一案?”
苏辰收起小册子沉思。
乔宝莹却是摇头,“于时灵若真是来查吴江县一案,他不会去常熟县,他一定会立即来找咱们,毕竟咱们这么多年的交情,再加上他们清流派不也支持着晋王么?咱们跟晋王是一线的,既然这样,就是自己人了,怎么可能还干出这样的事来,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奔着冶水而来的。”
乔宝莹接着分折,“苏辰,水域下流的百姓受灾,真要冶水,能挽救百万顷良田,就这百万顷良田的粮量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么多年平江府知州一任又一任的上来,也不是没有个寒门的知州,可是没有哪一个人提出了方案,唯有你苏辰,这一项工程耗资巨大,皇上不会这么快答应的,你的方案总得有个人来督查一下吧。”
苏辰点头,“看来于时灵是奔着这个来的,吴江县现在有些乱,我派陈意过去护他,他在京城呆惯了,怕是容易疏忽。”
乔宝莹点头。
既然于时灵来了,那这边水利工程也快了,苏辰眼下正与古池先生筹备建学院的事,打算建府学,再从底下几县里挑选人才,由古池先生亲自指点,改日平江府也出一个新科状元出来。
苏辰出门不在家,乔宝莹便陪在了莫情的身边,莫情再过一个月就要生了,这几日走路都很笨重,乔宝莹没事都会陪在她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