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义诊

寒门状元农家妻 湘君 2718 字 9个月前

“大兄,此事千万别走漏了风声,待本宫先造势一番,此事必须得满朝文武都知道,而且还不能怀疑到咱们家头上,否则会事倍功半,反而让苏辰钻了空子,皇上也指不定会包庇他。”

吕国舅点头。

就在兄妹两人商量之时,谁也没有发现站在殿外的一个小黄门脚步匆匆的出了凤栖宫,然后通行无阻的出了宫门,直接往丞相府去了。

苏辰收到昝泊八百里加急的信,信里头说到了连卫中的凑折上抓住了他们在平江府大兴土木修的作坊谋利,利用百姓无偿的劳作将银子贪污了。

苏辰一看,忽然佩服起小媳妇的认真,好在她把帐本一五一十的登记在册,作坊里又有官员插手事务,还有各位里正选出来的代表一同监管,所以帐本上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是相关的人签字证明。

于是两人将账本打包,再加上苏辰本就要写给皇上关于水利和学院的凑折一并送上了。

昝泊先是拦下了吕后的造势,接着焦急的等着苏辰的凑折,终于收到了,当天夜里昝泊就求见了魏帝。

皇上没想到繁华的平江府内里竟也有这么多的问题,在繁华的外表之下,平江府的百姓竟如此好商逐利,连大夫都没有半点医德了,更不用说这些才子们。

先前收到苏辰写的凑折想要提平江府才子刘无好入士,辅助大儒古池先生在平江府开学院,广收弟子,教化百姓崇儒学,知礼仪廉耻。

魏帝正想派个使臣去平江府看看呢,这一下他也不必犹豫了,召来于时灵,叫他以使臣的身份潜入平江府打探一下,可否如苏辰手中的凑折那样,事情可否属实。

于时灵是清流派的官员,先前又是御史,对各地的考察都有些耳闻,一听到魏帝所说的平江府情况,他心里早已经有数,以前也去过平江府,对平江府的印象还没有巴蜀时深刻,平江府太过繁华,他反倒不喜欢那儿的风俗,比如女子以瘦弱为美,还有男子无止境的纳妾,纳的美妾又能相互赠送,甚至同时与朋友共享一位美妾。

这种种作风他都不喜欢,他反而喜欢眉州梅县时那一次,风土人情都很纯朴,尤其是苏辰和乔氏的感情令他真是羡慕不已。

这一次出使平江府,他是不是可以见到乔氏了,到

时顺带带回来一些干脆面回来,还有不少好点心,这一趟时间可以久些,他还可以吃到乔氏的手艺。

想一想,于时灵就万分满意这一次的差事,第二日他便要出发,夜里一回去便给汪子渔去信一封,顺带气气他。

汪子渔第二日来送行,再三交待他带些干脆面回来,还有乔氏做的腊鱼腊肉,这一次于时灵出使,怕是要在平江府过年了,问他过年可回来,于时灵连忙摇头,“我这一次出行能久一点不是更好,再说苏大人要冶水,我也想一路看看,苏辰之才我只有耳闻,还不曾亲眼所见。”

汪子渔也有些蠢蠢欲动,说道:“为何皇上只派你去,咋不派我去,我也是想苏辰了。”

于时灵笑了起来,翻身上马,答应他带干脆面回来,便带着人马走了。

而当天的早朝上,吕家说动的一位不起眼不站边的大臣递上了连卫中的凑折。

皇上昨夜才将苏辰的凑折看完,上头写得很详细,关于平江府的一切全部都注明出来了,连帐本他也翻了,很明了,一分一毫并没有出入上的误差,他这一次派使臣去打探,本就是为了冶水一事,至于建义诊

,修学院,这都是他愿意支持的。

冶水一事所费工程极大,银子极多,虽然说会有百万顷良田受益,却还是让魏帝很谨慎。

眼下看到连卫中的凑折,皇上面色一冷,随手将凑折甩在大臣的脚边,沉声说道:“不过是个通判,还敢亲自写凑折给朕,他身为苏辰的下属官员竟然不把上司放在眼中,此人阴险之心可见一斑,朕一向不喜欢这样的阴险小人,就算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以后也不要再做出这样的蠢事来。”

那位大臣吓得捡起凑折,退回列位,吕国舅却犹豫着要不要出列再说此事,可是想起妹妹再三的交待,吕家千万不能插手,否则会引火上身,他又不敢上前了。

可是眼下是一个最好的机会啊,莫不是找的这位大臣品阶太低,平素也平庸,不入皇上的眼,所以此事皇上就没有看重了。

就在吕国舅天人交战的时候,昝泊先行出列,直接说起了平江府义诊一事来,他的意思是说平江府义诊一事做的好,且已经收到了苏辰的凑折,此事为了百姓的健康着想,还说要不要别的府州也学一学。

魏帝点头,此次倒没有深谈,却让吕国舅惊了一跳

,想不到昝泊竟帮着苏辰去了,难怪刚才皇上不理会连卫中的凑折,原来皇上早已经看到了苏辰的凑折,早知道会棋差一步,他们就该早一点将凑折呈上的,怪只怪找的这位大臣犹犹豫豫的到现在才应下此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