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胜依然神游物外,直到郑整提醒了他几次后,郑胜才发现王阮的车队已经到了。
“大家辛苦了,我们回家吧!”郑胜道。
数百的人群簇拥着这支车队,缓缓地走过了一片平坦的大湖——这就是这两年间,郑胜带人不辞辛苦挖出来的人工湖债南湖。
过了湖,便到了债南聚,人群散去了部分,
但离着万泉镇中心区域近了,随行的人自然不会减少,陆陆续续的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一起随着郑胜伴着马车回家。
郑汶在北溪河畔已经等了许久。郑氏家丁们接替了车队。
郑汶随即大声宣布:“郑如儒、韩方等八人因我族之事被贼人杀害,他们虽然受雇于我,却也并非身贱如草,生死事,重如山。我族会在七日后厚葬他们。”
“同时,会给他们的家人一笔充裕的抚恤。他们的子女,会由我族的世子亲自教导。以慰他们在天之灵!”
宽厚的抚恤和对后人的提携,令万泉镇的民众们欣羡不已。
“韩家那不学无术的小子居然能做郑世子的亲随了?真是天大的好福气!”
“又能如何呢?记得韩方进郑氏商队后,求
主事把他那宝贝儿子塞进了书院,结果屡次不服管教,最终被赶了出来。”
“哎,韩方家也够惨了。韩方这顶天的柱子折了,以后可该怎么办?”
“不是有郑氏的抚恤吗?韩涼有世子管教,该有长进了!”
“谁知道呢?”
一个人之死,就是一个家庭的惊天巨变。韩方和他的家庭只是其中的一个。
在万泉镇其他的几个地方,类似的讨论同样在上演。
把死去八人的孩子收到身边来,是郑胜和郑汶商量出的结果,这道理就跟大将战死沙场了,皇帝把其子拿来当侍卫用是一样的道理。
收拢、安抚人心的事,郑胜并不在行,他并不知道其中有一个是曾经被书院赶出去的顽劣之童。
郑汶替他安排好这些事,郑汶在万泉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郑汶老是向郑胜抱怨他太累了,要把事情交给郑胜处理。
于是郑胜决定,选几个人去帮郑汶。
王钧、郑毕安、石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