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的合作

先生的屠夫娘子 祈幽 1364 字 9个月前

入住不到一个月,左右邻居就换了两次,三娘对睦邻友好什么的彻底没有了兴趣,不过远亲不如近邻这话还是要信奉一下的,毕竟“大隐隐于市”的低调就是要把自己融入到小镇日常中,毕竟她和孩子们要在这儿长住一段时间。

不像是左右邻居,都不知道长啥样儿呢,就搬走不见了。

这一片房子大多出租给了外地人,有人似三娘一家子这么长住,也有来了几天就再也没有见过,当然也有少部分的本地居民住在这儿。适当的结交一下是可以的。

没有铺子的三娘闲下来有点儿无聊,甚至于想租赁个店铺做点儿小本生意,比如卤肉?

没法卖生猪肉,她就做熟肉卖,这没毛病。可是看了几家铺子,都不是很合心意,不是太大,就是太偏僻,亦或者有味道等等,总之看不顺眼,那哪儿都不如她在安平镇的店铺好。

有了比较对象,她对看铺子就没有了什么兴趣。但生意还是想做,毕竟当了多年的事业女性,掌握自己的经济主动权成了本能。

别看她的生意小,可就是因为小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说不定就成了闻名全国的卤肉女王。

以前在安平镇过着小日子,没想着把生意做大做强,那是因为满足于安于现状的小快乐。现在三娘有了干劲儿,那是因为他们家未来太广大,先生的身份一直在变,她不想自己是个依附于他而水涨船高的人。

说出来可能显得矫情,毕竟先生一旦成功,给她的殊荣是她卖一辈子猪肉都不可能得到的。但,她想让自己动起来,让殊荣是锦上添花!

大目标很美好,可都要先从小处做起,比如卖掉今天的一百斤卤肉,从卤猪头到卤猪尾巴,从卤肝子到卤大肠,应有尽有,香味能飘好几里地,前后左右的邻居每天闻着香味,要是不过来买上一点儿回家吃吃,晚上都会睡不着觉!

对,三娘就是在自家的门口做生意,一开始做的左右邻居的生意,渐渐的口碑上来了,来的人越来越多,来晚点儿,就要排上一个多时辰,这要是再晚点儿,抱歉,卖完了,明天请早。

生意好,再多的卤肉都能够消化掉,只是三娘家人手少,容不得扩大产量。

大木盆里的卤肉已经去了七七八八,田一守在旁边卖肉,还对继续排队的人说,“快没了,别等了。”

但是没有人听,总有人认为自己会是买到最后一块的幸运儿。卤猪下水最畅销,因为便宜,因为自家做不好,还因为好吃,是最早空了的,其次是猪头肉,再次就是五花肉、梅条肉等等了。

屋子里,三娘快手地做了几个白吉馍,做好了的白吉馍切上一刀分开,把卤得到位的五花肉切碎,夹进馍里面,再淋上一点点肉汤让滋味更加浓郁,这就是陈氏肉夹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