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来,这个孙子的能力不仅超越兄长,将来或许还能压倒长房的堂兄。
元春的助力也不容小觑。
杜阁老身在高位,十分清楚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嫡次孙虽然不能直接留在六部。
但是,杜阁老决定这一次不干涉孙子的排位,凭他自己的能力上位。
三年后再给他谋一任外放。
三月十五。
杜璟贾琮都参加了殿试。
杜璟最终的排名全国第四,二甲头名传胪。
贾琮的位置从六十名一下子提升到第十五名。
凑巧的是,庶吉士四取一。
贾琮再次走了狗屎运,成了排名末尾的庶吉士。
三月十八。
贾赦回家来给石梅请安,话没说完,笑成个傻狗。
石梅问道:“这是怎么啦,天上掉馅饼,正好砸在你头上?”
贾赦笑道:“这可比馅饼贵重多了,母亲您自己看。”
贾赦把抄录的名单递给石梅:“贾琮成了庶吉士了,虽然还是摆尾,但是,实实在在是庶吉士。”
石梅也愣住了。
大月朝科举取士分两种,一种科举,一种明经。
科举入仕比较难,名额也有限,只要得中便是进士及第。
明经取士名额是科举的两倍,今年得中一百二十名。
其中三十名为进士,余下都是同进士。
贾琮得中六十名进士算是走了大运。
因为科举排名是糊名制度。
改卷排名都看不见考生的名字。
荣府也没给考官送礼,做什么记号这些把戏根本不会发生。
但是,庶吉士择优录取,虽然名次上下浮动。
但是,一般只是在前十几名挪动。
贾琮却从六十直接被提拔成十五名。
这就不是运气了。
剩下只有恩典。
不是上皇的意思,就是新皇的意思。
这一次的考官上皇没有插手,都是新皇安排。
亦既,贾琮成了庶吉士,是新皇释放的善意。
荣府原本让他去做个穷县官。
穷地方容易出成绩。
贾赦跟贾政是一文一武,这才能够在朝堂并存。
贾琮就不能再留在六部。
这叫父子兄弟不同朝。
一般来说,谁家女儿正位中宫,聪明的人就会退出朝堂,去侍卫处,锦衣卫这些部门挂个职。
也可以去国子监教书育人。
总之做个不能左右朝政闲官。
同样,在大月朝,父子兄弟是不能同朝为官。
也不能同衙门为官。
还有,不得在家乡为官。
不得在家乡为官,这个很好理解。
父子兄弟不能同一朝堂,不是说不能在同时大月朝做官。
这个同一朝堂指的是,父子兄弟,不能同在六部做官。
比如,父亲做户部尚书,儿子做吏部尚书。
一个朝廷就六部衙门,你一家占了俩,别人还有说话的地方吗?
又或者,父亲做知府,儿子做同知,整个衙门你一家说了算。
这个同朝不是说你不能做官。
可以一个在朝堂做尚书,一个外放作巡抚。
得把你们分而治之。
这样子,皇帝老子才能放心。
像是清朝的索额图,就吃亏在这里。
外甥当太子,舅舅独揽朝政,儿子还在军队任高级军官,手里有几千兵马。
太子还不是小屁孩,而是二三十几岁的成年人,还跟舅舅关系十分好。
这一家人就是一个小朝廷了。
皇帝难道不害怕?
索额图的罪行就是妄议朝政。
这就很可笑了。
他本来就是议政大臣,如同宰相。
宰相不议论朝政,难道吃干饭?
估计索额图不参与办差,皇帝肯定又要斥责他尸位素餐,颟顸无能。
总之,皇帝要搞你,左右都是罪过。
荣府也存在这个问题。
贾琏已经是兵部侍郎了,再过三年只怕就是兵部尚书。
贾琮在六部混也会被各种打压。
不如出去从县令熬起来,免得在朝廷里面白做工。
这是贾赦与石梅的想法。
本来已经在谋算放到哪里穷县容易出成绩,忽然变成庶吉士。
庶吉士就是宰相的根苗。
贾琏也是庶吉士出身,一家两个宰相的根苗,自己跟自己都要打起来了。
现在不得不让贾琮六部实习三年,当然有好处。
就怕贾琮的胃口大了,将来要跟哥哥争资源,发生内耗,这就见鬼了。
贾赦跟贾政不同,贾赦就是个行伍出身。
贾政不是庶吉士,根本没有任何冲突。
原本就在贾珠与贾琏之间不好平衡了。
但是,家族偏向贾琏,贾珠也会体谅。
毕竟,长子袭爵是朝廷律法。
石梅又资金偏向,贾珠已经心平气和,愿意辅助贾琏。
但是,贾琮不同。
他跟贾琏一母同胞,一个爹一个妈。
师傅都是张老爷子。
他凭什么要让给哥哥?
哥哥本来身上有个侯爵,老爹的侯爵也是哥哥继承。
他为什么还要让资源呢?
凭什么又要他退出朝廷,远赴江湖?
石梅觉得,新皇肯定的故意为之。
他就是个搅屎棍。
石梅是张不开口劝说。
张氏也是张不开口。
她两个儿子都喜欢。
两个媳妇都贤惠。
水灵在外面跟贵妇周旋,游刃有余。
叶筠配合管家,井井有条。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19-11-2421:49:082019-11-2609:37: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21951111、緋羽☆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ky50瓶;啾啾吉20瓶;栁柳3瓶;看浮云旧事、桃花夫人、pm5.5、緋羽☆、鱼非鱼、轻易不评论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