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是双胎吧?”
元春笑道:“太医再三诊断过了,不是双胎,孙女冬日里穿戴宽松的棉袄,所以只显胖不显肚子。
这都春日了,衣衫薄了。”
石梅闻言蹙眉:“不是双胎,你这最后一个月就要加备小心,孩子太大了不好。”
元春颔首:“多谢祖母,我心里有数。”
石梅还是不放心,伸手握住元春:“我给你摸一摸吧。”
然后,石梅替元春切脉,确实不是双胎。
石梅导出一丝灵力,探视胎儿。
这一看就笑了。
元春肚子里水汪汪的,羊水太多了,孩子并不肥大。
这小子翻跟斗一般,似乎感觉到有异物波动,朝着石梅的灵力就靠上去了。
石梅怕伤着孩子,忙着撤了灵力。
元春掩嘴一笑:“这小子有感觉呢,动的厉害。”
石梅悄声问道:“太医有没有说男女?”
元春摇头:“每次都是跟祖母嘀嘀咕咕,没让我们小辈听见。”
石梅笑拍元春:“安心!”
元春嘴里说着不在乎男女,闻此言顿时眉开眼笑:“真的啊?”
不是重男轻女,这个世代就是儿子当道。
生了儿子可以继承家产,女儿就不能。
生了儿子的媳妇,婆婆就会宽容些,要顾忌孙子的感受。
生了女儿,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把没有过错的媳妇休弃出门。
这也是女人的无奈。
三月初五,杜璟贾琮再次进场参加会试。
石梅张氏带着叶筠到祖祠去烧了高香,请求祖宗保佑。
石梅回家又给贾代善点起三注清香。
然后,杜家忽然来送信,元春发动了。
石梅笑道:“这可真是爱凑热闹,难道是为了出来喝亲爹舅舅的喜酒?”
张氏也笑了:“可不是吗!”
石梅通知了胡嫣然,胡嫣然通知了王氏。
王氏是元春的亲生母,不能不通知。
然后,石梅跟张氏带着催生礼到杜府的时候,就看见了王氏与薛王氏。
石梅吩咐金大:“挡住他们的车架。”
元春那样收拾薛王氏。
薛王氏后来因为跟薛家族人的打官司,跑去梅家闹腾,冲击梅家的府门,被梅家送去顺天府,掌嘴二十。
贾珠直接把她赶回家去了。
薛王氏可谓跟荣府上下都有仇。
这样的人竟然跟着王氏一起前来。
这是来给元春催生,还是催命?
元春气也要气坏了。
石梅进门之后就给元春打了预防针:“你母亲在家里念经,替你祈福。”
元春是子时就动了红,因为不想耽搁杜璟会试,故而没说。
这个时候已经疼得密集了。
但是,元春是头胎,很慢。
一直到暮色四合,戌时初刻。
元春终于生了,六斤八两的胖小子。
元春生孩子恁是忍着没有哭喊一声。
石梅说让她疼就喊一声,她却说不能哭,留着力气给孩子开生路。
石梅真是很佩服元春的毅力,为了她快些生产,石梅替她侧切,她割肉都没哭一声。
杜老太太再是喜欢元春,却是只抱着重孙子逗乐。
婆家人,根本无法体会娘家人的切肤之痛。
石梅看着替血糊糊的元春,替她疼得慌。
胎盘娩出,迅速耗费灵力替她恢复了伤口。
元春满头的虚汗,这时忽然疼痛减弱,身子轻松了。
她知道祖母做了什么,拉着石梅笑得灿烂:“多谢祖母,元春有福气才做了您的孙女。”
“这个傻孩子。”
石梅摸摸元春,帮她更换了干爽的衣衫,替她收拾的利利索索。
又悄悄把从跛足道士哪里讹诈的清洁符给了元春十张:“专门替你们弄得,这一个月不能沐浴,就用这个,很好用。
集中精力往身上一拍就成了。清洁房屋也可以,瞧我……“
石梅当时就把元春屋里的血腥味驱散了。
这一回,石梅用了引水符。
水流在屋里个水龙一般飞舞,然后,清水变成紫茄色,丢出去了。
屋子里恢复了清香。
石梅又给元春十张引水符,告诉元春:“以后觉得空气不好就用一张,月子里别用熏香,对身体不好。”
却是凑巧了,这边元春孩子落地了,孩子爹杜璟回家了。
杜璟今年二十三,得知自己有了儿子,顿时咧嘴笑成个傻子。
杜璟看了儿子,就想起元春,忙动问:“娘子还好吧?”
石梅这时候就出门来了:“元春还好。”
杜璟给石梅请安之后问道:“我能进去吗?”
杜老太太道:“屋里有血腥味儿……”
石梅道:“都清理了,没有丁点味道。”
杜老太太不信,进去一趟,果然空气清新。
她却是追着向石梅讨教:“亲家母又藏私了,快点说吧,怎么做到呢?”
石梅道:“长春观的清洁符篆一张,引水符一张。”
杜老太太嘴巴大张,然后一拍石梅:“你也太宠着孩子了。”
长春观的符篆五十两银子一张。
救命符篆,很多人咬牙也要买。
能让亲人多活一年半载,也是一种安慰。
清洁符篆引水符篆是奢侈品,很少有人购买。
做个清洁而已,花费一百两,足够请一百个粗使丫头了。
这也是跛足道人舍不得的缘故。
跛足道人可是懒惰的要死。
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会站着。
懒到不愿画符篆,宁愿去讨饭的主儿。
石梅却有不同的见解:“主要是为了婴儿着想,刚落地的孩子,空气污浊容易生病。”
这个时代,一个孩子无病无灾的长大很不容易。
杜阁老夫人深有感触,她就丢过一个老闺女。
难产而死,一尸两命。
女婿也没有外室,也没有偷表妹摸丫头。
闺女丢了,娘家都不好上门说话。
杜老太太唯有作揖感谢的份儿了:“多谢亲家厚爱。”
杜阁老得知石梅还给元春留下一沓的符篆,越发明白荣国府多么重视这个嫡长女了。
这日傍晚就跟杜阁老说起元春与荣府。
杜阁老都有些为难了。
长房嫡孙也很不错,当初得了殿试第十名。
他准备把资源向长孙倾斜。
为了防止一山二虎,家庭内部耗费,杜阁老准备压一压杜璟这个孙儿的排位。
一来平衡家庭内部的资源分配。
二来,也彰显他的公正无私。
如今看到元春对于荣府的影响力,杜阁老有些犹豫。
一般来说,培育后辈,一看能力二看助力。
当时觉得元春只是二房的嫡女,这才说给二房的嫡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