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二爷拼爹~昨晚太累了,一下子泄气了,清晨捉虫,亲们谅解

四月初八,荣府女学正式开学。

石梅要求贾政按照玉字旁给元春起学名:贾瑗!

石梅的荣府家史开启新的一页。

嘉和二十年,猪年,己巳月,己酉日,荣府女学正式开学。

头一批学子:贾瑗。

伴读:贾瑶,贾瑺,贾珞,贾璎。

塾师:舒毓。

四月十八,荣府几乎阖府出动去傅家吃酒。

傅家也是江南的诗礼之家。

傅家不止傅大学士这一支人做官。最大官员儿已经做到巡抚这一级别。

按照古人的礼仪,书香门第的姑娘识文断字,很少出恶妇。

相比古人盲婚哑嫁,杜宗元得了一门好亲。

同时,贾珠贾琏跟着杜宗元也沾光不少。

这可不是石梅市侩。实在这个时代讲究朝里有人好做官。

荣府这方面的助力比较薄弱。

贾珠贾琏两人开年一来基本处于自学状态。

石梅就在等待杜宗元荐人。

杜宗元的三观附和石梅的要求,希望下一任塾师,也是个正直之人。

石梅之所以没让林如海再介绍,就怕他再次走眼了,介绍一个贾雨村,那就完蛋了。

杜宗元小登科之后,却没忘记对荣府的承诺。给荣府介绍一位姓李的书生坐馆。

正是这一届落地的举子。

之前一段时间,杜宗元之所以没有介绍塾师,却是落地举子有一个沮丧疗伤时期。

这个时期基本不考虑做事。

这个姓李的书生跟杜宗元出身差不多,不过他是父母双全,上面有姐姐,下面有弟妹。

全家供他读书,他不想回乡一趟糟蹋路费,因此想在京都等待三年,力争下一次荣登龙虎榜。

姓李的书生今年三十岁,已经成婚娶妻。

其实石梅有些矛盾,既想塾师多待一些时间,又想塾师有出息。

这都是人脉啊。

荣府给李先生的束脩与杜宗元一摸一样。

一年大约二百四十两的银子。外加衣食住行。

府里专门配备一辆马车,供他出行。

基本是:食有鱼,出有車。

四月二十正式开学。

石梅通知王家,让王淑华十岁的弟弟王遥,上门附学。

这也是给王淑华一个定心丸。

荣府推迟婚期,并非婚事有变。

石梅准备贾敏出嫁之后,专门跟王家商议婚期。

王子胜得到消息,想让王仁上门附学。

石梅这里还没推辞,王仁自己离家出走了。

王子胜只得打消了念头。

为了方便王遥上学,石梅给王遥在前院安排了住宿。

王淑华投桃报李,王遥三天后给石梅带来一套雪锻的睡袍,再有丝帕子十二方。

石梅穿不穿另说,王淑华是感恩之人。

石梅悄悄询问了赖嬷嬷:“去看看,给你们二爷东西没有。”

然后,赖嬷嬷回禀说,并没有二爷的东西。

石梅一方面觉得王淑华守规矩,是个好姑娘。

一方面也怕她如此方正,会不会让贾政觉得呆板,拢不住贾政。

没有贾政喜欢支持,她一个二房估计压不住王氏。

可是,石梅也没法子,总不能婆婆去教导儿子的偏房,如何勾引儿子?

石梅干脆丢开不管了。

四月二十四,二甲以下进士参加考试,选拔二十名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学习历练。

贾政考的明经,庶吉士没他什么事儿,不过是陪跑员。

庶吉士名额确认,下余的进士就等着朝廷分派官职。

历来一个两榜进士,三鼎甲的状元也不过是从六品。

榜眼探花才是正七品编修。

林如海眼下就是正七品的编修,他们那一届的状元,是从六品的编撰。

余下的进士能够实放一个正七品,就烧高香了。

至于分派的地方好坏,就看个人的本事。

这般时候,就是拼爹的时候。

大多数人下派到边缘地带,像是福建,山西,甘肃这些地方做官。

贾政就直接进入了六部,成了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正六品。

工部营缮清吏司,就是专管宫廷建筑的修建与修葺。宫廷建筑抱括宫殿,园林庙宇。

正是之前嘉和帝承诺白送给贾政的官职。

如今,贾政这个官职可是与皇帝赠送的不同。

陛下赠送的官职属于恩荫,正三品以上的官职就甭想了。

贾政如今可不同了,三年一考核,稳稳的往上升,可以升到正二品。

若没有特殊贡献,这一辈子正二品就是到头了。

正一品的宰辅,一般都出自翰林。

贾政分派到工部,石梅基本放心了。

这一辈子元春不会进宫,贾政就一辈子在工部打转吧。

且山子野的本事可不是寻常人等能比。

近年天灾,山子野这种行业大师被搁置。

一旦京都兴起健造宫殿园林。贾政有山子野的辅助,必定如鱼得水。

四月底,荣府所有的人力物力,都投放到贾敏的婚事上头。

这般时候,石梅亲自出面核定贾敏的嫁妆单子与实物,一旦发现哪里不符,即刻更换。

贾敏的嫁妆涵盖了衣食住行。

内有各色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缂丝妆莽。外有田庄铺面。

林家下聘六万,荣府公账出账六万。

石梅清点一下自己的私库,约莫十五万的资财。

石梅给了贾敏几件古玩,两轴古画。然后给贾敏陪嫁两个田庄,拢共两千亩。

铺面两家,一家是盐茶铺,一间丝绸行。转买江南的货物,

这两间铺子已后肯定会越来越赚钱。

到了五月十四日晚,张氏杨氏两人前去林家铺床。

原本可以邀请八公府家的夫人来铺床,最终,石梅还是用了杨氏与张氏。

张氏夫君高升,父母双全,儿子生了两个,肚子里只怕也有了。

娘家哥哥个个才华横溢,且德才兼备。娘家兄弟也很能生,大兄生个了两子两女,二兄更厉害,四子三女。

这种人不是全福人谁敢自称全福人?

杨氏有点勉强。

但是,她是宗妇,且有了孙子。

宗妇代表整个家族的祝福。

然而,杨氏却推辞了。

她介绍自己的表姐,兵部侍郎杨夫人去给贾敏铺床。

杨夫人也是个能生的,光嫡子就有三个。

杨氏亲自出马请托,杨夫人一口应了。

石梅不是请不动四王八公家的夫人。

只是,石梅不想惹眼。尽量把荣府往纯臣方面转化,自然要减少与功勋王府的接触。

十四日晌午,林如海与他在翰林院的同窗好友,其中就包括杜宗元,带着酒菜雄鸡前来荣府催妆。

当晚,张氏与杨夫人坐着挂了喜字灯笼的马车上林家铺床。

张氏杨夫人铺褥子,铺床单,一边铺,一边嘴里念叨:铺床,铺床,金玉满堂……

铺床的歌诀都是流传千百年的歌谣,虽然是老生常谈。

但是,人们就是喜欢,一辈一辈这样的传递下来。

当晚,后街族人里尚未出嫁的姐妹都来荣府陪伴贾敏说话。

族人家的女儿之前跟贾敏不是那么熟悉,因为荣府的姑娘贾敏最小,贾母又是护犊子的性子。

贾敏几乎没有真正的金兰姐妹。

贾敏去了金陵一趟,回京之后,性子更加谦和温婉,跟族里的十几个小妹妹关系也融洽了许多。

这日足足来了十二位。

贾敏因为孝期耽搁了婚期,族里同岁的姐妹都出嫁了,今儿来的一色都是十四五岁正在说亲的的妹妹。

看着贾敏满屋子的嫁妆,一个个羡慕极了。

得知林如海把新房画成图卷,让贾敏提前了解新家,一个个吵着要看。

左不过没事,贾敏便拿出新家的图画,指点给妹妹们观看,并告诉妹妹们,这园子从修葺到花园的设计,都是林如海亲手包办。

新房院子的牌匾《双梅园》,也是林如海亲手题写。

一群姑娘惊叹院子好大,好漂亮,看见后面还有一个荷花池,更是叽叽喳喳,羡慕得很。

“哎哟,今年夏日敏姐姐就可以坐船采莲花摘莲蓬了。”

一个笑道:“才不要敏姐姐亲自采莲摘莲蓬,自然有姐夫摘好了送到姐姐手里……”

另外一个就掩嘴笑:“我猜想啊,肯定是敏姐姐戴着莲花,嗅着清香扑鼻的荷花,坐在船上在柳荫里荡舟,林姐夫站在船头吹箫给敏姐姐听……”

另个一说道:“哼,你们说的都不对,敏姐姐是才女,夏日荷花开了,敏姐姐肯定跟姐夫手牵手赏荷花,然后吟诗唱合……”

小姑娘们都被自己描述的美景迷着了:“敏姐姐啊,你好幸福哟……”

贾敏只是抿嘴笑。

丫头们觉得族里的小姑娘逗趣主子开心,各色瓜果都拿出来招待姑娘们。

大家忙着吃喝的时候。

一个叫贾秀(后街族人家的姑娘并未按照文字辈排行,贾母也是因此鄙视那个爬床的自称贾敉脸大)的姑娘一直在研究图画,这时问道:“敏姐姐,双梅园是什么意思呢?院子里种了两颗梅花树?”

贾敏顿时羞红了脸,一双眼眸星子一般闪着光亮:“不知道也,这个林大哥并未说明。”

后街的姑娘大多数并未学习诗词,大家凑着脑袋研究半日也没研究出结果。

很快就放弃了。

贾敏觉得妹妹们真是很可爱,想着今日一别,自己成了林家妇,自有一番责任,三五年大家都会三山五岳分散各地。

这般肆意欢笑的日子,不知道还有几回。

贾敏之前给妹妹们准两匹祥云纹的红色绸缎,这时忽然心里一动,吩咐茉莉丫头:“把我给妹妹们礼物端出来,还有那一匣子玉环。”

茉莉一愣。

玉环是姑娘准备带去婆家送人的小礼物,却是压住惊讶应了。

灵玉滋养肌肤,辟邪压惊。

姐妹的惊喜压不住。

两匹红绸已经让她们喜出望外,不想竟有玉环赠送,都高兴坏了。

玉环卖相极好,翠的耀眼,看一眼便令人心醉神驰。

贾氏族人家的姑娘出嫁,一百两银子的嫁妆就顶天了。

珍珠翡翠从来只是她们梦中的奢望。

不想今日竟然美梦成真。

若是拥有这样一枚极品的玉环压裙做嫁妆,在婆家也能挺胸抬头的做人了。

敏姐姐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