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田礼

免得两兄弟时时惦记,生出疑心。

荣府公中的财产构成,主要有三大块,府库中各色的古玩赏赐,再有府库的存银,剩下就是这次返乡整治五房的意外收获。

这次抄没五房得了四十万现银,添置万亩祭田花费十万。

除了留下五万银子给二房置办安身之所,还余下二十五万,加上贾赦追缴乌家所得五万,拢共三十万。

年底回京,第一件事情,就是偿还户部与贾敬的垫付款项。

然后把府库来个大清点,重新登记造册,按照府库结余的银钱,加上每年进账的入息,定制一个分期还款的计划。

争取用十五年的时间,在孙子们成年之前,把贾代善背负的债务偿还清楚。

免得老了老了,被人追债抄家。

当然,这中间,她必须控住主两个儿子与孙子们,鞭策他们积极奋进,不做一掷千金的纨绔二世祖!

石梅不由他叹口气,只觉得任重道远。

贾敏不明所以,问道:“母亲累了吗,不如您先歇息去吧。我盯着他们几个也是一样。所幸有金山支应,也不怕他们出事。”

石梅颔首:“无事,我只是在想别的事情,岔神了!”

贾敏眼眸一亮:“母亲在想什么呢?”

石梅抿嘴笑道:“想你哥哥们现在干什么呢,这也走了七八天了。早该到了,只怕这几日你哥哥保平安的信件就好到家了。不知道林家的事情如何了!”

贾敏闻言低头浅笑,再不言语了。

这日傍晚,石梅招了张氏前来吩咐:“准备五匹石青色的细棉布,红花布,兰花布各五匹,酱蹄子酱鸭子每样五份,再有五个二两银子的红封,让人送去周家村农庄交给贾玫大爷!”

张氏闻言稍微一愣:“这是赏赐贾玫兄弟?府里现有绫罗丝绸,虽然有些年份不时兴,在这乡里穿戴还是很体面。”

石梅笑道:“我要赏赐五位勤劳的村妇,你那些东西她们如何用得上?送给她们也是白放着长霉!”

府里细棉布是现成的,府里每年都会跟湖北荆襄的布商大量进购各色棉布,给府中的奴婢们裁减衣衫,棉布衣衫透气又耐磨。

农妇穿着下地也不会心疼。

赏赐贵重的料子反而用不上。

张氏心中讶异,婆婆这是要赏赐雇农吗?

张氏心中觉得婆婆对番薯种植重视有些过分了,却是聪敏的没反驳没质疑:“儿媳这就去办,保管他们晚餐能加菜!”

石梅颔首:“嗯,再给贾玫送一个食盒,他天天在农庄吃大锅饭。给他鸡鸭鱼肉都弄一点。”

农场的饭菜都是大盆大盆的炒,滋味好不了。

贾玫为了跟雇农们贴近关系,拒绝了石梅开小灶的提议。

石梅便知道,贾玫这小子是个吃得起苦,能干大事的人。

贾玫自己不注意,石梅不能假装不知道。是故,每次去都会给贾玫改善伙食。

吃了身上不会张块肉出来,心里却会增加一份感激,对荣府也会多出一份向心力。

张氏应了。

石梅又道:“告诉小厨房,以后形成惯例,就跟私塾的杜先生一样,三日送一回荤菜过去。”

张氏应了,心里想着,婆婆这样礼贤下士,贾玫兄弟只怕更加尽心尽力。

婆婆这番薯只怕真能试种成功!

张氏想起父亲的来信,张老爷子接到贾赦信件之后给贾赦夫妻们回了信件,竟然赞扬婆婆远见卓识,胸有沟壑。

吩咐张氏要孝敬婆婆,支持婆婆,多向婆婆学习。

张氏因此说道:“婆婆,要不下去您再者琏儿他们去学农,也带上媳妇?”

石梅闻言甚是惊讶。

张家是传承几朝的书香门第。在前朝就出国进士。

张氏幼承庭训,见惯阳春白雪。

虽说士农工商,农民的地位排位不低,者却是针对科举而言,农民转型耕读书香没有阻碍。工商要转型却要先买几亩地,给自己披上农的外衣。

但是,真正处于底层的也是农民。

因为农民贫穷,工商都比农民有钱,尤其是商人利大。

官商勾结,农民只有炮灰的命。

所以,农民一惯最被人瞧不起。

张氏见石梅沉吟,又道:“儿媳妇虽然不懂,儿媳愿意学,总不好咱们家种植番薯,明儿人家询问,儿媳一概不知吧?”

石梅一笑:“你父亲给你写信了?”

张氏脸上一红:“回禀婆婆,是的,父亲说婆婆您远见卓识,让儿媳多跟婆婆学习。”

石梅一笑:“行吧,皇后也好亲农桑,国公府的掌家太太也学一学农吧!”

张氏腼腆一笑:“多谢母亲!”

张氏告辞走了,石梅蓦的反应过来,看着赖嬷嬷:“你听见什么没有?”

赖嬷嬷抿嘴笑:“是谁说了什么吗?奴婢没注意呢!”

石梅看着赖嬷嬷戏谑的眼睛,知道自己没听错。

张氏叫她母亲!

石梅笑了下,这是不是说,她成功收复了张氏?

未来张首辅大人妹妹,被她轻松收服了?

似乎很有一点点成就感呢!

石梅看向赖嬷嬷:“这似乎是个好消息啊?”

赖嬷嬷却掏出一封信件道:“奴婢有事情禀报太太,大爷的小厮赵尚义回来了,带回来大爷的信件。大奶奶的已经送去了,这是给太太的信件”

石梅拆开信件,贾赦除了报备路上的情形,走了三日,什么时候到了吴县。然后,拢共说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林家祭祖的事情。

林家宗族这回很老实,没有出现之前那种勒索田产钱财的事情。

林氏宗族还出人出力,帮忙张罗。

第二件事情,就是关于王家。

王家果然有把柄。

除了收受贿赂,王秀芝的父亲王国兴还亲自干过一件老缺德的事情。

王家祖父做典吏的时候,王秀芝的父亲从食不果腹的泥腿子,摇身变成二世祖,十分得意。这时再看那勤劳操持的妻子,越看越不如意。

王国兴想要休妻再取。

但是,张家嫡枝可是在朝为官,他不敢得罪。加上已经有了一子一女,王典吏也不许他休妻。

然后,王国兴学人大户人家娶二房纳小妾。

他看上街上杂货铺李家的小女儿。

偏生那姑娘是个拗性子,不愿意做小。

王国兴便行下做,每当人家说亲,他就去破坏,败坏人家姑娘的名声。

闹得人家铺子也开不成了,躲回乡间,他还不放过,跑去乡间纠缠,强行跟人姑娘拉拉扯扯,胡言乱语,说人家姑娘跟他有私情。

姑娘说好的婆家再次退婚。

最后,那女子烈性,跳河了。

那家人跟王家打官司,王父就是典吏,哪里打得赢呢!

县令却说万国兴不过嘴不好,也没侮辱姑娘,那女子是自己跳河,与他人无关。

那家人告状不成,反而被打了板子。

这一回,贾赦找到那女子的父亲,支持他告状。

让王家要么赔银子要么抵命。

王家想要林家出银子。

林母却开诚布公的跟堂妹说明了王秀芝失德之事,夜半企图进入年轻公子的书斋。

林家不能有这样的媳妇。

林母提出要求,只要王家十天内把王秀芝嫁出去,不再纠缠林家,赔偿的银子林家出。否则免谈。

贾赦替他请了官媒,给王家推荐一个四十岁丧偶的屠夫,贾赦贴给他二十两银子作聘金。

王国兴很高兴的嫁了女儿。并从林家得到一千两银子,五百两了结了人命官司。

五百两王家落下了,一份钱没陪嫁王秀芝。

王秀芝出嫁的隔日出逃,被屠夫抓回去打断了脚踝,据说是粉碎性骨折,没有年把不能康复。

贾赦还给王家埋了一颗暗雷。他把那李家的侄子介绍进了衙门做衙役。

衙役虽然不是什么官儿,但是,想要收拾一个普通百姓绰绰有余。

这一辈子,王家都会被李家掐着脖子过日子。

第三件事情,他们遇见山子野了。

山子野因为得知林如海家里有宋朝孤本,故而上门求见,想要借阅几日。

山子野姓张,就是张氏娘家的张。

山子张的却是大儒,但是,最为擅长的却是园林设计。

曾经在翰林院挂职,却在工部办差。参加过皇家园林设计。

他跟贾政言明,现在对科举已经不感兴趣。若是贾政愿意学习园林设计,可以跟他结成良师益友。

当然,山子张有条件,他想借阅贾代善留下的兵书与武功秘籍!

贾赦写信回来,是寻问石梅的意思。

这个师傅拜不拜?

石梅遂问赖嬷嬷:“二爷没有派人送信吗?”

赖嬷嬷道:“这倒是没听说呢。”

石梅真是给她这个次子打败了。自己的事情却让兄长代劳?

石梅纵然有决断,也要看看本人的意见啊?

石梅吩咐赖嬷嬷:“去问问赵尚义,二爷有没有寄信回家。”

少时赖嬷嬷回禀,二爷贾政的确没有写信回家。

却是贾政跟山子野一见如故,形影不离陪伴山子野看书散步。

俨然成了忘年交!

这封信让石梅之间对山子野的怀疑烟消云散,他都不爱沾染科举那些事情,相必贾政后来在家里躲起来作姽婳诗讽刺当朝与山子野无关。

石梅倒是觉得贾政的性子若是学习园林设计很不错,他不善于跟人打交道,学一门技术很不错。

混着混着说不定就混到个工部侍郎尚书呢?

石梅回信却是让贾政自行决定。

又叮嘱贾赦,让他转告山子野,无论贾政拜师与否,贾代善留下的那些所谓的武功秘籍,兵法典籍,都可以借阅。

兵法典籍,武功秘籍啥啥,功勋之家,谁还没收购几部装点门面?

不过是寻常典籍,没有什么舍不得!

山子野可是山水园林大家,若是贾政真的进了工部,跟山子野交好,有利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