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初笑道:“梅姨也说第三任掌柜中规中矩的,目的是为避免犯前两任的缺点。但是,请前两位掌柜来共同管理的法子,目的却是放大他俩的优势,两者可不太一样。”
梅姨想了半晌,才点头道:“小姐倒是提了醒,原道我只顾着不能重蹈覆辙,却是走弯路了。
“梅姨也未错,只是侧重不一样罢了。”晴初道,“听徐叔说王师傅做得京酱鸭片十分好吃。”
徐叔道:“我只要来赏心楼,就必点,虽然挺多馆子都有这道菜,但王大厨的酱汁味格外的好。”
“既然如此,就拿这道菜做招牌博名声,让来京者想吃京酱鸭片,就先想着赏心楼。”晴初说道。
“积累名声非一日之功,这个需要些时日。”梅姨道,“然赏心楼可亏不起了。”
“我对在京城做生意并不熟悉,但却有几个法子可以让众人尽快知晓赏心楼,若听着尚可,便可一试看看。”
大家屏息以待。
晴初开始搜索着前世的记忆,缓缓道:“可将王师傅做的京酱鸭片切成小小的一块块呈在盘子里,命伙计端着站在门口吆喝来往之人试吃,白送的自然多数人愿意尝试看看,赏心楼地段好,吃得人多,口碑就传得快。”
“这法子绝!”徐叔赞道。
梅姨也点点头。
晴初接着道:“时不时将招牌菜的价格降一降在门口立牌子,吸引客人图便宜进来。若是钱力人力允许的情况下,还可用纸多印些单子,上写明诸如赏心楼的菜式降价等信息,再附上赏心楼的地址。命伙计们拿着单子,到京城里繁华的地段四处分发,混个眼熟,知道的人多了,名声自然响了。”
“不过,降价只适应于开店之初,”徐叔道,“若真能做起名声,降价反而容易差了口碑。”
晴初道:“徐叔说得有理。”
梅姨笑道:“听小姐这么一说,我对赏心楼倒是有了些信心,只想快些着手去办就好。”
“那也要先吃饭再说。”徐叔接口道。
恰在此时,一阵飘香传来,王大厨端着菜前来,笑道:“可以吃饭了。”
在他们说话间,买菜的伙计们已然就回来进了厨房,如今都烧好了,一盘盘端了上来。
功不可没的王师傅也被晴初邀了一块上桌吃饭,俩个伙计在旁边桌上吃。
终于等着一盘盘菜上齐,晴初早就馋得慌,于是众人皆一道吃了起来。
韩嬷嬷并非顽固不化之人,在外头也不要求晴初太多规矩,随众而乐。
“王大厨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小姐发话让赏心楼继续开着。”徐叔笑道。
王大厨愣了一下,随即喜悦溢于言表,“太……太好了,小姐真是菩萨转世。”他这一说,满桌子都笑了。
徐数揶揄道:“这跟菩萨有何关系。”
王大厨说道:“赏心楼的厨房里每件东西我都用惯了手,常年伴着我,跟朋友似的,我一想到赏心楼关门,它们都要被重新择主,或是当破铜烂铁之类被卖或被扔,就难过的很。幸而小姐让赏心楼继续开着,它们都还能好好的呆着,小姐自然是菩萨转世。”
虽说是歪理,听在众人耳里却格外的动人,这王师傅难怪厨艺与日渐进,如此痴人上天通常都是眷顾的。
晴初默默地盘算着,赏心楼若靠菜式,王师傅自然是顶梁柱,可以年底分出几成红给他。虽说现在他十分愿意呆在赏心楼,难保日后为利所驱离开。若有了分红,既有情也有钱,更能留住人心。之后,定要与梅姨说上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