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天下的文人们,对朱由校的决定是褒贬不一,但是多数还是持了肯定的意见。毕竟教化天下,这样的事情,放在哪个朝代都是皇帝最大的愿望。
对于此事进行嘲讽和担心的人,都是觉得皇帝发行国债,是在借机敛财。但是人家报纸上又说的很清楚,那就是发行国债,购买自愿。
很快,国债就在银行正式发行了。
这种凭证式国债,是五年期国债。国债的利息,是每年百分之八,比起银行里五年的定期存款利息还要高一个多点。等到五年后回购的时候,一百元就变成了一百四十七块钱,这种高额的利息,让许多的中低阶层很心动。
当然也有担心的,那就是担心皇帝到时候会赖账,到时候会收不回来。
可是国债发行之后才不到十天的时间,这笔国债就被抢购一空了。原来,现在小老百姓们对皇帝十分尊崇,被神化后的朱由校,是大明第一品牌,他说道话,要做的事情,老百姓绝对支持。于是很快,那些有点钱的小老百姓,你几十元,我几十元的买,购买力也是相当大。
当然,这里面抢购最凶的,还是那些大户。
现在皇帝说要高息借债,知道底细的那些权贵们,立即就掏钱购买国债了。朱纯臣这厮现在发达了,一下子就购买了上百万元的国债。他的心里可是门儿清,皇帝现在赚钱的地方多着呢,每年进二三百万两银子那是小意思。
所以第一期的国债,居然很快就销售一空了,让那些准备看笑话和犹豫的人懊悔不已。
有了钱,什么都好办。
有了银子的朱由校命令全国开始筹建大明皇家小学,在原先的县学基础上,建立皇家中学,在各个省,建立师范学院。
李峰也给建筑商行下达了任务,这段时间,抽调人员,配合修建学校的事情,严令在明年春节之前,将学校建设到位。为了防止各地贪腐现象,建筑的资金是直接拨付到了建筑商行,在建筑商行修建完学校之后,直接交付各级使用。一场轰轰烈烈的办学热潮在大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涌现。后世的史学界评价这次的办学活动,称赞是为华夏的百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