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在利益面前,节操算个屁,尤其是这种既能发财,还能让他们扬名的机会,马上就让这些文人们将节操揣到了裤裆里。
这些文人们立即就欣喜地拜倒在地,高呼万岁,称颂朱由校英明伟大。
朱由校这个时候却是眼珠子在人群中扫了扫,然后对他们道:“不过,这国子监总得需要人来管着,你们看看谁留下来呀?”
此言一出,这些人顿时低头不语,都悄悄地往后退了一步。
“范大人!?”朱由校对国子监祭酒问道。
范汝新连忙答道:“陛下,此事事干重大,我国子监一干人等,当全力以赴,集中所有力量修好《四库全书》,此乃干系到天下读书的大事,所以不怕人多。臣还想让国子监中优秀的学子也参与进来,既是为陛下修书,同时也是为了他们做学问!”
朱由校点了点头,又说道:“可是现在国子监国学不振,若是你等都忙着修书,岂不是会耽误学生们的前程。我看还是留一部分博士教书得好!”
这一说,那些博士们更是吓得赶紧往后退,这尼玛要是将谁留下来教书,岂不是就苦逼到底了?
最后,那范汝新对朱由校信誓旦旦地保证,上课和编书会两不耽误,朱由校这才将他们放走了。
看着一帮文人们急急吼吼地走出去,朱由校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果然如李爱卿所言,只要钱砸下去,这帮家伙就急急忙忙脱裤子,当真是既当婊子又想立牌坊!也罢,一年十万两银子,就买个朕的耳根清净!”
这个主意就是李峰给朱由校出的。用修《四库全书》将这些传统文人套住,他们不是要名利吗,咱就给他名利。况且,现在新学即将大爆发,传统的那些学问书籍,恐怕会很快就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所以现在编纂一套《四库全书》,对于传承中华的国学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个馊主意果然很管用,一是皇帝出巨资编纂《四库全书》算是给天下的文人们做了一个表态,那就是皇帝是很重视你们滴。第二,那些想要出名,想要闹事的头头们,现在一个个都暗地里要琢磨琢磨,若是皇帝将自己踢出来,那可就不好玩了。
很快,大明中央日报将皇帝发行国债,要在大明全境建立小学和中学的事情报道出来了。这国债,将会在五年后,由皇帝的内帑收入来还清。这是皇帝要拿出内帑的钱来给所有大明人办学校,要让大明的孩子们从小都进学校读书识字,并且,孩子们读书,将会是免费的,只需要负担很少的书本费用。
此举一出,顿时天下议论纷纷。
本来皇帝在普通老百姓的心中,就已经是成了神,如今一来,更是被百姓们感恩戴德。大明朝读书人的地位之高,天下人都知道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是,普通老百姓的子弟,能过上得起学的人却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