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沈岫还是觉得,这事儿十有八九跟宫廷斗争这笔烂账有关,原先得知萧云昭是宗室时,她就有这种怀疑,现在知道他是成王,就不仅仅是怀疑,几乎就可以确定了。
萧云昭去岭南可是领的密差,这事没几个人可以知道,但是知道的肯定都是些重量级大伽,很难搞的那种。
沈岫道:“殿下,只怕那些贼人贼心不死,你如今回京了,更要事事小心!”
萧云昭道:“多谢姑娘提点。”他也感觉害他的人就在他的身边,可是引蛇出洞也得需要时机啊!
傍晚的微风夹着远处菊花的芬芳轻轻吹来,撩起沈岫鬓边几丝碎发,萧云昭看着眼前穿着淡绿衫子的姑娘,忽然有一种鲜活的东西在心中蓬勃地生长,心情莫名其妙地好。
沈岫问他:“殿下平时不住在宫中吗?”
萧云昭道:“我一出生,父皇找人给我算命,说我不宜养在父母身边,否则克父母,我母妃不舍得,就没理会那些话,没想到我四岁时,母妃竟薨逝,父皇就把我送到我舅舅卫国公家,我是在舅舅和舅母身边长大的。可是父皇也很疼爱我,我也时常回宫,你知道的,父皇一直很宠爱郑宸妃,她又没有子嗣,父皇就指了宸妃做我和楚玄的养母,只不过楚玄长在宫里,与郑宸妃更亲近些,我么,只不过与宸妃娘娘有个养母与养子的名份罢了。”
沈岫点点头,皇帝可真算得上是个贤夫良父了,自己宠爱的老婆不育,皇帝就大搞资源再利用,云昭和楚玄两个失去了生母,让郑宸妃得一个养母的名份,以后等皇帝翘了辫子,萧云昭分家另过时,也得带着郑宸妃这个名义上的老娘。况且萧云昭作为王爷,不愁拿不出养老娘的钱来,盖上房子请上保姆,再好吃好喝地供着郑宸妃,逢年过节带着儿孙拜一拜,又能得一个孝子的名声,何乐而不为?
这事在一般人看来,那就是皇帝把宸妃娘娘宠到骨头里去了,可是在前世做过人事工作的沈岫看来,这事儿还有另外一层含义,让萧云昭做郑宸妃名义上的养子,可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郑宸妃的养老问题,更重要的是,在郑宸妃的有生之年,她都会在政治上庇护这个养子,他们可以没有母子之情,却有政治同盟之谊,这个政治同盟就是皇帝亲手为他们牵线搭桥搞起来的。
为什么要搞这样一个政治同盟呢?郭贵妃独揽后宫大权,又有献王萧云毅和楚玉公主这一对亲生儿女,实力太强,太子生母已逝,外家又没有权势,显然皇帝不愿看到郭贵妃一系坐大,这时候让郑宸妃与成王联合,真是神来之笔!
一个好领导,都是搞平衡之术的高手,沈岫未见皇帝之面,先在心里给他老人家点了个赞。
萧云昭见沈岫愣神儿,问道:“沈姑娘,你在想什么?”
沈岫回过神来,笑道:“我想,殿下既是宸妃的养子,在别人眼中你们也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记得殿下在吴州遇险时曾说过,你并未得罪过什么人,会不会是有人不满宸妃娘娘,故而对殿下动手呢!”
这个朦胧的想法也曾在萧云昭的脑子里出现过,不过很模糊,而沈岫的分析让他看得更清晰了,怪不得人都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位沈姑娘的确足智多谋,萧云昭感到一种温馨地踏实感,素来萧云昭遇到为难之事时,最亲近的人不过是父皇,妹妹和舅舅,但天家无父子,妹妹太小,舅舅又是个散淡不问世事的,萧云昭总会有一种无力感。
这时候沈岫出现了,也许是相扶相持度过生死危机的经历让他对沈岫有了一种不可言喻的信任,萧云昭总是会非常踏实地把内心所想所惑与沈岫分享,而沈岫聪明的头脑和精准地眼光,也总是能让萧云昭在面临危机时不再感到孤独。
可是话说回来,就算他真是因为郑宸妃差点被人干掉,萧云昭也不可能去找郑宸妃商量这等密事,他对宸妃有限的亲近感不过就是宸妃抚养他妹子楚玄十分尽心,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作者有话要说:答案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