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伙蹲在那光秃秃的、因人踩踏的多没长草物,又叫入夏以来的太阳暴晒得干涸、生了条条裂痕的地上做什么?还一手拿根树枝、一手拿块大石,像在写写画画~,写画后又举起大石来砸…写画什么?砸什么?都是给胜儿看的吗?
小和尚身边还同样蹲了个孩子,孟萱自然认得,她打小生活在寨里,这寨里的一切她哪样不熟悉?那孩子是胜儿,听话乖巧,寨里东方大娘的孩子、东方胜。
他俩怎会走到一块儿?凑到一起又是做什么?
孟萱心道,愈发狐疑好奇,轻手轻脚猫腰过去,见小和尚边拿着树枝在地上画些歪歪扭扭乱七八糟从没见过的符号,边指着朝胜儿道,
“書,sh、u,第一声,shu;畫,h、u、a,第四声,hua;晝,zh、ou,第四声,zhou”
胜儿便跟着他后头念,“書,sh、u,第一声,shu…”
这是,认字?
孟萱呆看了会会儿,虽仍有些不解可也概莫能懂小和尚意思,她见他写完那几个字和符号举起石头将挑翻起的泥土砸得平整,又继续写其他字,
“諸,zh、u,第一声,zhu…”
这是什么法子?这么新奇有效!孟萱看的兴起,渐渐入了迷,她从小跟着爹爹学字,知道学字的辛苦不易,爹爹教她的是直音法、以字记字,碰到读音相同的字尚能串着记下,可若是遇到生僻字、就只能死记硬背,
那却是什么符号?可以这样用来记字。当真闻所未闻,可好像十分便利。
孟萱思忖,越看、她翦水的眸中越是流光溢彩,焕发漫溢出深重的柔情。
济众果然是个人才!
孟萱禁不住满心欢喜。
作者有话要说:设定文中“大汉”概莫对应中国古代“唐宋”之交,语言文化自上古先秦来,大体一脉相承,所以用繁体字。(我当然也没本事编其他的)
定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30.7厘米)(约莫按宋朝来),和前文稍有些出入,前文是按着当代的尺寸对应厘米来算,大概1尺为33.3cm,但“七尺男儿”特指,有些不同,大概160cm到170cm。
另,我感觉我越写越差…啊,真的,虽然我一直有努力在写,但始终感觉越写越差,亲们感觉呢?读的还通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