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亲王欲提笔作答却又悬而不动,最终弃笔摇头苦笑。
薛太师知他心有顾虑:“王爷只管告知老夫。若是喜欢上哪家的好姑娘,老夫必定为您筹谋此事,将那姑娘娶回来。”
'薛老费心,只是吾尚不知那姑娘心意,还是莫要强求,此事吾日后再细细斟酌。'
薛太师见他这般,也知其是羞于向他表露心迹,毕竟这是头一回有了心喜的姑娘,自然心中忐忑。
薛太师现下不会逼他,只是心下却已决定,过后必将派人将这姑娘寻出来,好替爱徒之子了却心愿。
两人又聊了近小半个时辰,外头随从扣门,薛太师道:“近。”
随从报,“王爷,主子,宴席即开,外头来人请两位移步入席。”
薛太师道:"知晓了,你亲自将这处收拾妥当,那叠宣纸拿去烧了,不要假他人之手。”
"小的明白。"
两人起身,豫亲王携李家德与几个贴身
薛府外殿并外院此刻已是热闹非凡,往来宾客相互寒暄就座,薛大人正周旋于众人之中,忽得小人来报,道父亲与豫亲王正往这头来。他听了这话便与几位贺寿之人道抱歉告了辞,起身至外院院门那去迎二人。
“豫亲王,宴席将开,下官领您进去。父亲,请随儿子来。”薛大人鞠手请安。
“嗯。”薛太师应声,豫亲王点头示意有劳,一行人自院门西侧的抄手游廊入院。
院中交谈的众人见三人进来皆停下交谈,原本人声鼎沸的宽敞大院陷入片刻的安静。众人纷纷起身,先是鞠手向豫亲王请安,再者便是向薛太师问好,最后向薛大人道贺。
三人向右侧边下方站着的众人一一谢过,沿抄手游廊走至正中的外殿内,此时殿内也已摆着五六十来张矮方桌,最前边横放着的乃是三张大些的楠木刻青松的方几。
余下的矮方桌皆为楠木刻梅花样式,分为四列,每列十来张,摆在横放的方几下首东西两侧,自大殿前头一直延伸至靠近殿门那处。
着淡蓝绣莲花纱裙的貌美侍女垂首站在大殿两侧等候吩咐,薛大人邀豫亲王至大殿前方正中间那张几子上就座。
豫亲王执意推辞,两人一番周旋,最后还是薛太师开口示意儿子莫要强求,随王爷自个儿高兴罢。
如此,薛大人只好作罢,命人撤去方几,又请豫亲王至右下首第一张几上就座。
豫亲王入座后,薛太师与薛大人至两张主次几上坐下,众人这才跟着就座。
一番折腾后,薛大人示意管家开宴,不一会子侍女们便捧着金器玉盘鱼贯而入,身旁暗香红袖替豫亲王将面前酒杯斟满。
今日所用乃上好的秋露白,此救甚为清冽,极好入口,也不大醉人,对于明日还要当差的众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
酒香柔和清丽,恰似绝色美人身上暗香,众人深嗅一口皆赞叹不已。
薛太师起身先行向豫亲王酬酒,他举杯道:"今日犬子贺生,有劳王爷亲临,下官实是感激不尽,现下特酬薄酒一杯还望王爷莫要嫌弃。"
豫亲王起身只笑,摆手示意薛太师多礼了,他举起金樽做出祭拜之姿,接着将酒杯向下倾斜倒出几滴至地上,已示祭谢大地生养之德。
世人饮酒有四礼,分别为拜、祭、啐、卒爵,这便是祭礼。
豫亲王浅尝杯中清酒,点头称赞,这即是啐礼,原本宾客还应加以赞扬此酒令主人高兴,然豫亲王口有不便只好省去这后半步。
他掩云袖饮尽金樽中佳酿,将杯口朝外面向薛太师,薛太师谢恩,这才也跟着行了酒礼,一饮而尽。
薛太师伸手示意豫亲王坐,豫亲王盘腿跪坐,他右侧的侍女替其斟酒,左侧跪坐着的侍女则替其布菜,李家德站至他身后旁观席间他人动静。
现下才开宴不久,刚至到奉,到奉顾名思义及向来到的客人献奉点心,点心为蟹肉片而面并咸甜美点四式,点心俱用精巧剔透的白玉盘盛着,白玉盘上或刻牡丹或刻秋菊,花式繁多不一而足。
客人们略尝几口点心,不一会子侍女们便又奉上第一度的菜式,分别为两道冷荤与两道热荤:京都熏鱼,花蕊肫肝,鸡皮鲟龙与蚝油鲜菰各一小碟。
并一品上汤官燕,干烧大网鲍鱼,炒梅花北鹿丝,雪耳白鸽蛋,金陵片皮鸭与饽饽一度。另有甜汤鲜奶苹果露一品。
第一度的菜式上毕,薛太师再起身举杯,道:“我儿今日生辰,为父惟愿我儿福寿绵长行如风,笑对人生意从容。”
薛大人至父亲后方次座起身行至下首殿中行拜礼:"儿子多谢父亲母亲多年养育之恩,儿子不孝叫父亲操劳挂念。"
薛太师又勉励几句,无非是替朝廷替圣上尽心当差之类的话,说罢便饮尽杯中酒。
薛大人连连称是,见老父杯中已空才仰头掩袖饮酒。饮罢,薛大人站至正中不动,侍女上前替其斟酒,薛大人举起手中金樽向东西两面坐着的宾客各行一礼,是为酬礼。
"今日薛某贺寿,劳烦众位同僚百忙之中抽空前来鄙舍,令蓬荜生辉,实是薛某之幸。酒肉点心皆粗鄙还望众位莫要嫌弃,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请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