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朔答:“与同窗之间取长补短,互有进益。”
……你莫不是在唬我?
穆清满脸都写着怀疑:楚朔一个高中生水平,混迹在一群小学生水平之中,能够取什么长补什么短?
楚朔看出了她的心思,解释道:“先生只知我于文才方面超出旁人,却不知我于俗物之上知之甚少。譬如江意之,他常年跟着江猎户打猎,什么地方最易出现猎物、如何分辨猎物行踪、如何躲藏自身形迹,诸如此类,他都如数家珍。又譬如孙庆,他娘经常出入于镇上卖鸡蛋,同时会带一些镇上的零碎用物回村,对于镇上物价,他又是再了解不过。弟子身体抱憾,不能痛快行走于天地间,家中除了父亲并无其他人丁,对周围人情世故一窍不通。纵然书中有千山万水,弟子却只能囿于方寸之地。穆大儒曾教导我,读书之人不能闭目塞听,尽信书不如无书,眼光要从书中拓展开来,一米一盐皆是天地,一针一线也成战场。弟子正是于村塾之中实践穆大儒所言,通达视听。”
楚朔一番话下来,听得穆清神色复杂。
她先前只是知道楚朔头脑灵活,天赋极佳,现在第一次直面了他的出色之处。
别说信息不发达如古代,就是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利用信息不对等而获利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获取信息、分辨信息、利用信息,在穆清眼中聪明人必须要有的三项能力,楚朔在这样贫瘠的小山村中做到了第一点,穆清毫不怀疑他也能够做到后两点。
“父亲可是以此为由让你写了策问?”
“是,”楚朔毫不意外穆清会问这个问题,如实相告,“穆大儒要求弟子每日将学堂所获整理递交他亲阅,他看过之后会与弟子出一道策问题,令弟子当场作答,而后与弟子批阅讲解。”
穆清若有所思:难怪楚朔这几天从穆家离开的时候都已经很晚了,经常还留宿在穆家吃晚饭。又问又答还要讲解讨论,怎么说也要耗去不少时间。
只不过……他刚才提到孙庆?
孙庆自然就是这孙二狗了。不知是不是因为这段时间以来跟着江意之看了一会儿书,也变得要面子起来,不让人叫他孙二狗,只让人叫他孙庆了。
穆清因为剧情中他试图猥亵,以致最后放火烧死了原身的事情,一直对他不咸不淡的,甚至有意地疏远了一些他。
能干出这种事的,肯定不是什么纯良之辈。何况就这段时间的相处下来,穆清已经摸透了他的性子。如果说江意之是长歪了的话,那孙庆便是从根子上就不正。
“你……”穆清顿了顿,不知该不该提。
“先生?”楚朔见她游移不定,主动问道,“可是弟子做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