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公开课之后,温赳对于酿酒的兴趣越发浓厚。
她迫不及待地联系古鲸教授,可不巧得很,对方正在外地出差,嘱咐她去实验室拿test1号,自己试着去摸索,勾兑、品尝味道、做记录、写心得……
开场就动手实验?
看来古鲸教授是典型的实践派,温赳手握成拳给自己打气,然后朝实验大楼走去。
实验室的负责人听闻test1号,他笑眯眯地捧出一个3015cm的盒子:“同学,古鲸教授的独家教学秘方,你好好体会,把握分寸别醉得太厉害。”
温赳面露疑惑,然而不等她开口询问,对方已经抢先:“拿回去自己看吧,里面写得很清楚,他的学生不大醉几场不出师门。”
内心的好奇愈发浓厚,她伸手接过盒子直接回了宿舍。
下午四点,室友们外出试镜未归,安静的室内只有一缕阳光懒洋洋地斜照在地板上,温赳拉上窗帘打开照明灯,随后激动地坐在桌前开始拆实验盒。
看似体积不小的盒子里面其实只有6个50ml的容量瓶,外加一根移液管、一本使用手册,其余都是防摔的泡沫板。
6个容量瓶因为所乘液体的不同呈现纷繁颜色,瓶身标签分浓度与香气两大类,等级都是从1到3,温赳粗略看过容量瓶,轻轻放下,然后拿起使用手册翻看起来。
“test1号实验盒用于训练、培养酿酒师对浓度与香气的把控,三个不同层次的浓度、香气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建议初学者单独使用,以100ml清水勾兑,熟悉并能准确识别出浓度含量与香气类型后,方可提升难度混合使用……”
原来是要当自己的小白鼠啊,温赳遵循使用手册,兴匆匆地倒出一杯100ml纯净水,保险起见她挑了味道最浓的香气3号,用移液管吸入1ml滴入清水中。
轻轻摇晃杯子,待液体彻底融合后,她低头轻嗅,没有捕捉到任何香气,小抿一口也是无滋无味……
温赳皱眉,再加入1ml的香气3号,杯中水隐隐约约有香气浮动,但她又有些怀疑是自己心里作祟。
品尝过三杯添加不同剂量香气3号的水后,温赳摸了摸有些饱的肚子,可怜嗅觉与味觉依然无法准确分辨出三杯水的不同之处。
她盯着眼前6个容量瓶瘪嘴,看似数量少很容易,其实排列组合之后千变万化,要一一分辨其中不同,绝对是一个浩大工程。
紧接着两天,温赳除了专业课,其余大多时间都窝在宿舍里与test1号为伍,迟寒三人看她魔障一样的学习态度,打趣几句也没多说什么,毕竟大家都忙着在外面找机会,同一个宿舍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