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

至于梓芙买粮的钱,是她离开甘泉宫时刘彻给她的,一共万金,足够卫家人舒舒服服地过完好几辈子。

注意,这里的金不是西汉朝廷常说的黄铜,刘彻给她的是实打实的金子,拿到现代说不定可以去鉴定千足金的那种,一片金灿灿的差点没闪瞎梓芙的眼。

当时梓芙已经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交给了刘彻,再一想搞发明创造是个极为费钱的过程,所以她毫不犹豫地收下了这笔金子,反正自己弄出来的东西最终还是为大汉服务的。

这些金子比起被刘彻拿去造宫殿或者埋到茂陵中被之后的盗墓贼挖去,当然还是拿来给她做科研基金更有意义。

事实上,梓芙的心中已经暗暗生出了培育自己研究助手的想法。

无论是之前的造纸术还是现在的油纸伞制作,这些隶属于刘彻的匠户皆完成的十分出色,很多时候梓芙只要略微提点一下他们便能够融会贯通。

科学很多时候都是一件极为偶然的撞大运的过程,梓芙要做的,就是在无数条的道路中为他们准确地指出正确的方向,节省他们中间绕弯路的时间。

这并不是因为梓芙比他们聪明,而是因为成长的眼界和接触的知识所限。站在两千年先人智慧积累的山顶,梓芙自然比他们看的更宽广。

只是哪怕这些匠人再出色,他们的身上始终都打着刘彻的烙印,这些烙印是铭刻在骨子里的,就算梓芙费尽心机也很难改变。

研究的越深,梓芙对这些匠人们就越依赖。梓芙纵然心中有无数先进的知识,可是她毕竟只是一个学计算机的大一学生,离开了这些专业匠户的帮助,梓芙很难在几乎一无所有的大汉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变成现实。

就像之前的高桥马鞍一样,梓芙知道那个东西是什么样,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而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专业的匠人之后,他们只费了数日就制做出了完美的实物。

这些经验丰富的匠人们是梓芙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变成现实的桥梁,梓芙接下来几乎所有的研究都离不开他们。

正因为这些匠人如此重要,梓芙才越发生出了培养属于自己的助手的念头。现在这些匠人因为刘彻的命令听自己的,可是万一有一日自己和刘彻的的利益发生了冲突怎么办?她可不觉得自己的魅力能够大到和堂堂的武帝陛下抢人。

梓芙不想将自己的命脉交到别人的手中,任何人都不行。

只是哪怕心中已经下定了决心,梓芙现在依然不动生色。现在的自己无权无势,并不是出头的好时机,先低调积攒实力才是王道。

在梓芙低调地鞭策下,那些匠人们一口气做了数千把油纸伞。待到昨日长安大雨时,看着满街行人慌乱地躲雨,梓芙终于下令打开了紧闭的店铺的大门。

这里是长安,整个大汉的首都,无数的达官贵人、勋贵巨富都在这里聚集,长安城内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

一千多把油纸伞,一把伞两千钱。

只消一个下午,梓芙便得到了超过两百万钱,而她付给那些工匠们的,每三把伞一石粮食,哪怕是精粮也不过是两百钱而已。

在现在的大汉,一石粮食大概只需要百余钱,一匹麻布的价格则在三百钱左右,一匹好马需要上万钱,而长安城内一处较好的住宅则需要数十万钱。

也就是说,梓芙只是画了几张图纸提点了那些匠人几句,便在短时间内得了近两百万钱的巨款。

如果这笔钱用来买粮食,足够卫家人吃到死还有的剩,可若是用来实现梓芙的那些蓬勃野心,恐怕就只是九牛一毛了。

别的不说,单单是置一处理想的宅院,就足够梓芙瞬间倾家荡产的了。

再举一个例子,未来刘彻在跟匈奴作战时,单单每一次出动的战马就有数万甚至数十万之多,而梓芙忙了将近半个月捞的这一笔也只够买差不多两百匹马而已,给大军塞牙缝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