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

卫子夫!只要杀了卫子夫,就没有人能取代自己的位置了!只要杀了卫子夫!!!

就在陈阿娇绞尽脑汁想要除掉卫子夫时,刘彻已经站在了一个小小的铺面前面。

这里是长安城内的商业中心,周围皆是各色不同的商铺,各色琳琅的商品摆满视野,令走入的顾客直接挑花了眼。

和周围奢华的首饰和成衣铺子相比,刘彻面前的这处小店实在是有些太过简朴了些,不过就在昨日,这处小店却被无数的达官贵人挤得水泄不通,为的就是这店中奇特的名唤雨伞的东西。

大汉王朝现在遮雨的工具主要有两种,高官贵胄自有伺候的人为他们撑着华盖遮挡风雨,而普通百姓就只能依靠蓑衣抵抗雨水了。

事实上,能用得起华盖和蓑衣的人在所有的人口中并不能算得上多,更多人就只能依靠自己的身体来抵抗冰冷的雨水了。夏季还好,秋冬季节,一场雨下来搞不好便有数十条生命因为淋雨而被风寒带走。

没办法,这里是西汉,不仅医疗水平差的惊人,各色生活用具也十分匮乏。

之前刘彻挑明身份之后,梓芙便决定从甘泉宫中搬出来。既然下定了决心要尽量减少和皇帝的牵扯,那之前售卖纸张和书籍的书肆自然也只能作罢,给梓芙十个胆子她也不敢去找刘彻陛下要钱啊!

无奈的梓芙只得另想生财之计,而之前在匈奴时她为了保命而想出的雨伞便瞬间闪现在梓芙的脑海中。

这里没有不锈钢,梓芙便用干燥的竹篾来制作伞的手柄和骨架,至于后世花花绿绿的各种复合材料的伞面,也只得用涂刷了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纸来代替。

没有后世常见的小巧灵便的折叠伞,油纸伞整个伞柄长约六十公分,微微泛黄的伞面上绘着各式的图案和花纹,看起来精美至极。

和之前的高桥马鞍一样,梓芙绘制出结构图之后便把制作完全交给了专业的匠人,而他们同样没有辜负梓芙的期待,很快就拿出了令梓芙满意的实物,外形和后世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油纸伞几乎一模一样。

第一批油纸伞制作出来之后,梓芙并没有急着拿出去售卖,而是在给了那些工匠们一笔赏金之后下了封口令,让他们不许透露事件的半分同时加紧制作更多的油纸伞。

这些匠人都是刘彻从未央宫中调拨给梓芙的,在绝对的皇权面前忠诚度可想而知。

前有背叛的严苛刑罚压着,后有梓芙赏赐的大批赏金,这些匠人几乎是不眠不休地制作油纸伞,因为梓芙承诺他们,每制成三把油纸伞会给他们一石的粮食。

这些工匠们虽然技艺高超,可是身份却是匠奴,包括自己的性命在内的一切都属于皇帝的,完成主人的吩咐是分内的事,从来没有听说过会有谁能得到如此优渥的赏金。这并不是刘彻严苛,而是整个大汉都是这样,匠户们为主人工作,天经地义。

梓芙虽然不认同这种制度,可是却也明白这种社会现状不是凭着她几句话就能改变的,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为自己工作的匠户们多一些报酬。

在西汉,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一石为一百二十斤。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汉代的一斤和现代社会的一斤压根就不是一回事,他们的一斤差不多也就只有260克。也就是说,汉代的一石用现在的秤来秤的话差不多是62斤。

因为币制混乱加上各诸侯国皆可以私自铸钱,所以西汉本身的铜钱价值并不稳定。再加上有些无良的铸币商在铸钱时拼命地往铜里加锡之类的杂质,导致市场上流通的铜钱坏钱率极高。

在刘彻的爷爷文帝执政时,因为有一个相面的术士说他的宠臣邓通以后会被饿死,文帝便赐给了邓通一座铜山,让他可以自己铸钱,这样便不会遇到贫困的情况了。

邓通是一个比较良心的铸币主,他铸的钱里因为含铜量高,杂质少,很受百姓的欢迎,被称为邓通钱。

当然,后来邓通因为得罪太子也就是刘彻的父亲,等到景帝继位之后收回了他的一切,邓通最终真的像那个神棍说的那样饥贫交加而死就是后话了。

从邓通的例子里就能看出西汉币制的混乱,朝廷尚未完全收回铸币权,导致市场上流通的铜钱良莠不齐。也因此,比起不靠谱的铜钱,大汉的百姓们更喜欢具体的实物,比如说粮食,比如说布匹。

梓芙所开出的一石粮食皆是精粮,那些匠人们兴奋之下自然是爆发了十二分的热情,短短三天就制出了数百把的油纸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