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就这么出了门,客栈不远处就有几条热闹的街市,此时的慕色更浓了一些,灯火更加闪耀,街上的人也比方才所见多了一些。
江向歌选了条看起来最热闹的街道,领着镯儿走了进去。
人来人往的,镯儿怕走丢,亦步亦趋的跟在江向歌的身后。
这场景似乎有些熟悉。镯儿恍惚想起自己小时候便是这般的跟在江向歌身后,踩着江向歌走过的脚印走。
这么多年已过去,两人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过,又似乎有什么在不知不觉间变得不一样了。
二人正走着,镯儿闻到一股十分香甜的味道,循着香味看过去,是一个没什么人的小摊,摊主是个老婆婆,面前有个及腰高推车,推车上有个小锅,里面放了许多小小圆圆的饼状物,颜色酱红,卖相十分讨喜。
镯儿好奇的过去问婆婆:“这是什么?”
婆婆笑道:“红糖糕,十五文一包,吃一点嘛?”
镯儿听到价格其实有些退缩,正踟蹰着,身旁江向歌已经伸出一只握好铜钱的手来:“婆婆,来一包。”
婆婆为镯儿装好了红糖糕,糕还是有些微微发烫的,被油皮纸包着,镯儿握在手里,用婆婆给的一根竹签去挑。
红糖糕外皮沾了糖水,十分粘稠,互相黏在一起,被镯儿一挑,还有些微微的拉丝。
镯儿挑了一块儿送入口中,红糖糕甜却不腻,内里也许是糯米磨成的粉做成的糕,咬起来十分劲道又十分滑嫩。
江向歌问她:“如何?”
镯儿连连点头:“好好吃,甜甜的!”说着挑了一块去喂江向歌吃,江向歌弯腰就着镯儿的手吃了一块,却摇了摇头:“我吃不惯甜,剩下的你吃吧。”
两人一边逛一边看,镯儿见到了许多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其中花样就属吃食最多,什么做成兔子模样的馒头、晶莹剔透的笼包、炸说不上植物名字的果子,更不用说各种香甜的糕点数不胜数。
江向歌是打定了主意想让镯儿玩得开心,一路上镯儿看什么,就过去为镯儿买下来,镯儿捧着一手的糕点小吃,再也不敢乱看了。
江向歌揶揄道:“别的姑娘都要买些胭脂水粉,怎么就你,专盯着好吃的。”
镯儿气极,她并没有开口讨要,这明明是江向歌硬塞给镯儿的。
刚想要开口和江向歌理论,口中却还有一块酸甜的山楂糕,等到咽下去,刚想说话,就听见有人叫了江向歌的名字,江向歌回了头,和叫他那人讲着话。
江向歌身量颇高,又是站在镯儿面前,喊住江向歌那人似乎是个男人,镯儿被江向歌挡着并不能看见。
镯儿只听到江向歌和他攀谈了几句,然后江向歌转过身,脸上是难得的正色:“镯儿,你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去一旁谈些事情。”
镯儿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江向歌和那人一起去了旁边的街道,他们拐了个弯,镯儿也就并不能看见他们。
镯儿没想到江向歌在浔州城还有认识的人,也不知道江向歌是从哪里认识的,可能是以往江向歌卖山货时所结识的。
镯儿听话的站在原地,吃着江向歌为她买的糕点,她本以为江向歌只是去一会儿,却没想到这一等就是许多时间。她站在别人摊前,摊主都有些嫌了,镯儿刚打算顺着江向歌走去的方向去找他,就见江向歌回来了。
江向歌的神情仿佛变了,方才脸上还带着有些轻松惬意的微笑,和镯儿有说有笑,只一会儿的功夫,面上就突然多了一些阴霾,原本一直上扬着的唇角也放淡了弧度。
镯儿一眼就看出来江向歌的变化,只是不知道这样的转变是为何,等到江向歌走近了,她问道:“刚刚那个人是谁?你怎么了?”
江向歌迟迟没有回答镯儿的问题,只是皱着眉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镯儿正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的时候,江向歌却又笑开了,之前的一丝凝重一扫而光,他道:“走,我们继续逛。”
镯儿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江向歌拽着继续顺着街道逛。街道前面都是卖一些吃食,后面则是卖一些泥人、摆件、饰品等小东西,镯儿对那些不感兴趣,江向歌偶尔拿着簪子或是头饰去问镯儿喜不喜欢,镯儿也是一副不感兴趣的模样。
中途江向歌又让镯儿等了一会儿,说要买些东西,镯儿问他是什么,他只是捂着胸襟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