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跟刘义和不同,他对于自己考不中已经做了心里准备,所以心里除了有些失落外,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倍受打击。
加上恩科他已经参加三次院试,皆未考中只能证明他读书天赋有限,所以想开了没什么好抱怨的,以后也想为家里做些事,他不想一味地索取。
李家人因为顺哥在院试前,就在村里给自己找了活计,一年三两银子可是也不少了,再有顺哥已经表示以后不考了,就是考也不在用家里钱,并且还说了一番感谢他们的话,这让他们心里特别受用,毕竟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是被记着的。
其实他们不怕付出,就像当初选择让顺哥读书,也是为了改变他们家在村里的地位,但是人就是这样,得不到回报没关系,他们对你的好总要记着才是,这样才不会让家人离了心。
李顺听家里人说了村里这段时间的变化,于是第二天就跑到金萱家,找村长给派个活。
金萱听了李顺的话笑着让他坐下,询问李顺将来在村里教书如何,并把想法跟他说了一遍。
她昨天已经知道李顺刘义和两人没考中的事,知道李顺这两天会来找她,想着人家一个读书人还是学以致用为好,所以她想派李顺去教书,村里怎么也得有个学堂啥的。
也不求村里人能考啥功名,就是寻思着别做文盲,能识字不被骗了就行,她毕竟是来自文明社会,对于普及教育这事非常认同,别的地方她也管不了,但是在牌坊村这一亩三分地她说了算。
李顺虽然没有个功名,但是毕竟读了十几年书了,给孩子们启蒙还是能做好的。
李顺听完金萱的话激动的站了起来,忙表态说可以,真没想到金萱要在村里建学堂,这事相信很多村民都不敢想。
金萱看了一笑让李顺坐下,两人商量下这学堂该怎么办。
金萱先说了她的想法,祠堂那边有空置的屋子,可以收拾两间出来做学堂用,以后学堂只收村里的孩子,免费教孩子们学习三百千和算学知识,至于书籍村里可以发,笔墨纸砚啥的要村民自行承担。
这笔费用其实等以后村里有了稳定收入了,可以承担一部分,但是现在暂时还不行,她手里属于村里的银子,除去盖猪圈的费用还剩下不到三百两,她打算对荒地进行开发,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所以她现在都是算计着花。
她现在既然当了牌坊村的村长,肯定会尽力担起属于她的责任,至于牌坊村范围之外的事,抱歉,谁的责任找谁去,因为她的付出从来都是有针对性的,以前金珠说她有母鸡情怀,翅膀下的范围都护着,翅膀以外的地方管都不管,想到金珠心底升起一丝惆怅,也不知道那妞如今过的如何。
李顺听完金萱的话都有些愣住,以后村里的娃娃可以不花钱在村里读书了,还要给去学堂的孩子们发书,李顺眼睛不觉有些酸涩,他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
这些年他家里为了供他读书,家人舍不得吃点好的,穿的衣服从来都是补了又补,这些他都看在眼里,穷人家想读书是真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