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随豫在纱幔外轻咳一声,荀掌事抬起头来看去,随即起身,缓步走出了帐外。两人正要退出屋外,却听千寻从背后叫住了他:“随豫,你能不能帮我个忙?”
事实上,千寻让李随豫帮的忙并不复杂。除了让他找些药材和工具外,还要求一个绝对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在列出的药材中,有几味是较为稀有罕见的,好在李随豫作为一个大药商,不出半天就凑齐了整个单子。工具就更简单了,千寻只提了些常见的,医馆都有现成,再有就是,千寻让他从她住处的行李中,找一个玲珑盒来。
将这些搬到医庐后,李随豫便将一干闲杂人等赶去了回春堂暂住,只留了荀掌事和他的药童住在西边小院中,在千寻需要时搭把手。周彬几人则轮流在墙头蹲守。
舒伦山采药的事情告一段落,金掌事得了消息后立即赶到虞州城,张罗着入库和调运。经过天门山上戚松白的折腾,不少药材打了折扣,好在有比没好。
李随豫原本就是来查看药材入库之事的,按理说事情办成了,这几天就该回去了。神出鬼没的阿爻带了主母的口令来,李随豫听后只说“知晓了”,却没有动身离开的意思,倒是每天都派了周枫去药庐送饭,又见提回来的饭盒几乎没怎么动过,只少了一碗汤和半碗饭,一时面上了露出了他在生意场上从未有过的愁容。
隔日,周枫十分善解人意地带了一整罐十全大补汤去,晚间去收食盒,果然见整罐汤被喝了个底朝天。周枫献宝似的将空罐子递给李随豫,终于见少东家露出了个温和的笑。过了片刻,李随豫已敛了笑,用他惯常的口吻说道:“要什么赏,自己说吧。”周枫看着他背在身后的双手相握,手指一下一下的轻敲着手腕,开始仔细思索该提个什么样的要求。
……
转眼到了八月二十九,虞州城热闹起来。
五年一次的天门山祭剑大会,广邀江湖有志之士前来观摩。祭剑大会原是为了纪念二十年前辞世的天门派开山祖师天门道人及其遗志,感念这位武林神话的侠义精神,因此以剑为灵,拜剑扬志。随着岁月流转,江湖后起之秀辈出,众人对武林神话的记忆停留在了传说之中,对他们而言,祭剑大会就有了些别样的意味。
近十年来,江湖上但凡有些名声的门派,但凡有点声望的人物,都会前去露露脸面。正道人士纷至沓来,一则是为了看一看天门道人在世时的珍藏、闻名天下的十大名剑,更是为了在祭剑大会之后的斗剑会上一展所长,或赚个名声,或盼个机缘,若能得到天门派前辈的指点,于剑术一脉也会有所精进。因此,除江湖盟的召集令外,这恐怕是唯一的江湖人士聚集如此齐全的盛会了。
离祭剑大会尚有两日,虞州城里早已涌入了络绎不绝的江湖人士。茶馆酒楼被塞得满满当当,客栈民宿皆一铺难求。
天门山上更是张灯结彩,比起月前的中秋节还要喜庆许多。松客门前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车马,四门八派的掌门一早得了请帖,入住天门派的客居别院,免去了同人争抢床铺的麻烦。
因萧宁渊被调去了云梦崖,往年忙得人仰马翻的清心阁弟子们都清闲了下来,倒是怀远阁的弟子们因了风绍晏的缘故,都被派去了松客门迎客。
热闹惯了俞琳琅在清心阁的院中踱了半天,还是拉着师弟陆鸣玉去找风绍晏,软言相求了几句,到底是得了准许在别院帮忙。风绍晏多少知道俞琳琅不过是贪玩,只让她帮忙看着几名送茶水的小弟子。果然,起先她还端了师姐的架子吆喝几句,小弟子们也不敢回嘴,可不出半日,她便失了兴头,百无聊赖地枯坐在廊下。
日过正午,别院的客人午休,小弟子们也停歇下来。俞琳琅拉着尚在点验茶点的陆鸣玉向着松客门走去。陆鸣玉苦了脸说道:“师姐,你不是打了包票不会擅离职守,怎么才半日就坐不住了?”
俞琳琅冲他指了指手上的一只食盒,笑道:“我去给风师兄送茶点,不算擅离职守。他在松客门前一戳就是大半日,做师妹的不该去慰劳慰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