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单骑入京合围兵链良禽择木各奔前程

林睿的一把刀着实吓狠了荣伯府,可不等一家子回过神来,王家那边又提出:现在京城不定,巧姐儿的周岁宴,最好等到太上皇的寿宴之后再办,以免有不恭之嫌。

这小姑娘的周岁就是那个日子,七月初七,怎么能拖?再说,请帖都发出去了,忽然改了,这不是让人笑话么。

可现在,王家的腰板儿最硬,荣伯府是打落牙齿和血吞,总归也不是第一次做笑柄,很多事,习惯了也没什么;可贾府众主子又想不明白了,虽说那是巧姐儿的周岁宴,可打得旗号是王子腾,荣伯府丢脸,王家不也跟着丢脸?

——王子腾还真是被逼的。

说是九省都检点,可是九城兵马哪里是那么容易掌握的?林睿一回来,毫不客气的,又把侍卫司要了回去;肃王过两日也要回来了,有这么个“他山之石”,看样子他还得分出去两个司。更别说,最靠近皇宫的那几个司的兵马,都是皇帝或者太上皇的心腹,眼高于顶,若真出了事,一准勤王去了,等他发令,黄花菜都凉了。

荣伯府的“满月宴”是个馊主意,可在王子腾看来,不失为一个拉拢人脉的好法子,总归不是自己起的宴,借东风,谁不乐意。谁晓得,京城真的吓怕了,不熟的自然不来,熟悉的那边,保龄侯府和忠靖侯府居然都拒了!

仔仔细细问了闺女王熙凤,得知“抄检大观园”,王子腾总算明白了为何史家和林家都如此不给面子,为何皇帝会重罚贾家——根本不是为了“孽障”贾宝玉,顿时气得肝儿疼,就没见过这么自挖墙脚自毁长城的!

妹妹居然如此胆大妄为,咬牙切齿着,王子腾也扫了亲戚的面子:这什么周岁宴,要不,给我拖,要不,别找我!

因此,荣伯府既“逆子”、“改名”之后,又上了京城流言蜚语的榜首,因为他们家的小姐一年要过两个生日。

不过,这流言也没风传多久,因为另一位话题人物,肃王,及时的回京。

肃王云征督兵南疆,比在东海的林睿远了不少,又过了好几日方才赶到京城。风尘仆仆,黑衣黑马,顶着七月流火,分明是一身的肃杀。

别说守城兵丁,连前来“迎驾”的周家人都吓了一跳:肃王竟然是单骑入京!

这些年,自家那从来不着调的皇贵太妃没少给肃王殿下惹麻烦。宫权伴着干政的人脉,皆是太上皇给的,左丞相周禀肃依然是外臣,即使再心焦,也无法阻止太上皇放任妹妹往越发栽歪的道上走。

还是那句话,皇帝防备周家,太上皇更是“远交近攻”,远远地拉着肃王这个手握重权的儿子,却又对身在京城的周家多方提防。是以,整整三年,周禀肃任由女儿周贵妃被幽禁宫中,从未想过营救,而是全力支援着肃王。

现在太上皇越发年老,皇权的“和平过渡”越发的明显,这种时候,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不再是根基不稳的新帝背后的林家,而变成了他们周家。

造成如此局面的,与其说是皇帝五弟,还不如说是他们的“好父皇”。云征沉默不语,只是冷冷地看着饱经风霜的城门,心里嘲讽——如此,这里,还够不上玄武门。

得知云征单骑入京,云朔冷笑:“兄长是担心朕给他来一出荆州之宴么!”

皇帝大舅子一向喜欢绕,大概是蛰伏久了养出的不好好说话的怪毛病。林睿权当没听见,他只是负责将那份所谓的“南疆布军图”呈给皇帝,不确定这里头到底掺了多少水分,但大体看得清晰:云征在回京之前,将南疆驻军分呈链状,围绕南疆几处险要之地,进可攻,退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