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蛊惑

天香美人 兰月熙 3300 字 2024-05-18

太后缓缓睁开眼。她摇头:“你不用劝哀家了。她不会听的。庆元的性子和先皇一样执拗。唉……”

她忍不住又落泪:“哀家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云太妃跟着叹气。碰上庆元公主这样性子的确是十分为难。

太后看见安如锦,问:“你认了她做义女了?”

云太妃向安如锦使了眼色。安如锦跪下磕头:“拜见太后娘娘。”

太后没什么心情。她摆了摆手:“好孩子,哀家备了了一份赏赐,等会让紫鹃给你。”

她说完对云太妃道:“妹妹,如今你说怎么办才好?庆元说要去做姑子去,哀家恐怕真的敢这么做。如果真的是闹了去。那哀家还不如死了算了。”

她说着又抹眼泪。

云太妃欲言又止。太后问:“妹妹有什么话就说吧。”

云太妃犹豫了良久才道:“公主看上有妇之夫传出去不好听。但是若是苏侍郎没有妻子呢……”

太后眼中立刻亮起。

安如锦此时心中暗涌翻腾。她如果自己从前嫁给了苏渊后,要是遇到这事会怎么样一种心情。但是她深深明白,宫中女人一旦看中了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弄到手的。

庆元如此,太后亦是如此。

为了一桩婚事,太后能把全京城最好的贵公子放到庆元公主面前任由挑选。让只是个侍郎的苏渊回去休了原配又有什么难的?

总归是一纸休书罢了。

她心中轻轻叹息,不知是为自己庆幸,还是为了那素未谋面占了苏夫人的女子感到不幸。

果然太后道:“这哀家也想过,只是此事太过损阴德。皇上是万万不会答应的。”

云太妃叹道:“那是当然。只能召来苏侍郎,让他自己想清楚。”

太后愁眉苦脸点头:“只有这个办法了。”

云太妃和太后切切商量。安如锦在一旁沉默听着。太后被云太妃劝了半天终于云开月明。她有了心情,对安如锦道:“听说皇上没有准皇后的奏请让你脱了宫籍。哀家改天跟皇上说一说。”

云太妃喜道:“这便是最好了。皇上仁孝,一定会听姐姐的话的。”

太后黯然叹道:“好是好,总归不是哀家亲生的……”

她的面色隐隐有懊悔,应该是后悔当初为何只亲近齐王萧应瑄,为何不

安如锦跪下谢恩。

云太妃又说了一些话,直到看到太后面露倦色这才带着安如锦离去。离开元宁宫之前,太后的赏赐下来。八件精美宫装,两柄翡翠玉如意,其余珠钗胭脂水粉等不一而足。

云太妃对她道:“我儿,以后你可以不用穿那女官服,穿太后赐下的宫装在宫中没人可以说什么。”

安如锦乖顺。

她慢慢回了甘露殿,身后的宫女捧着大大小小的赏赐神色欢喜。天边的暮色四合,霞光照在宫殿的琉璃金顶上,一片流光溢彩。

她慢慢走在这金光铺满的道上,放眼看去,远远的黑暗慢慢席卷而来。

……

暮色沉沉,香炉中香雾沉沉,上好的沉水香都驱不散整个殿中的落寞。

安如锦慢慢调着香炉的炭火,如今她已很少做这种琐碎的事。只是今日她忽然想要如此。沉浸在这香中就能让她暂时忘了一切的烦扰。

香道重的是宁心静气,祥和安宁。

她看着眼前弥漫出来的香雾,渐渐恍惚,连外面传来的嘈杂声都没有注意。

殿门缓缓打开,萧应禛走了进来。

空旷沉静的大殿中,她独自一人垂着螓首。今日她没有穿着女官服色,而是穿着白日那一件茜素红的长裙,长裙拖曳,勾勒出她妖娆美好的身躯。

她没有察觉到他的到来,静静看着香炉。

萧应禛忽然停住脚步。他久久看着她。眼前佳人如画。她眉眼低垂,婉约又温柔。

昏黄的烛光洒在她的身上泛出柔和的光芒。

她在那边,似乎从未离开过,沉水香弥漫出香雾将她笼罩,她坐在其中,如梦似幻。

满身疲惫就这样消失不见,心都要随着她沉静下来。

安如锦默默出神不知时辰,忽然肩头传来力道,一双修长的手扶在她的肩头。她醒过神来,一回头看见萧应禛的脸。

她急忙伏地:“如锦拜见皇上。”

她身上衣衫随着动作而翩然而过,拂动了一室暗香。萧应禛忽然觉得眼前的人越发看不清楚。

安如锦等了半天不见头顶有回应。她忍不住抬起头来。

萧应禛目光一闪,问:“你怎么在这出神?秋荷和姚燕呢?”

安如锦这时才发现两人早不知道哪去了。她自责:“是如锦不好,没有让她们在这值夜。”

每夜萧应禛都要批阅奏折半夜才回来,年轻的女官都是十几岁的花季少女,一个个都熬不了夜,于是时常剩下她在甘露殿中。

久而久之,她们都习惯了。没想到今日萧应禛会问起。

萧应禛神色复杂看着她:“你每夜都这样等待朕,辛苦吗?”

安如锦愣住。

辛苦吗?

她想说不辛苦,但是却又觉得今夜的萧应禛怪怪的,好像并不是真正在问这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她垂眸:“皇上不喜欢如锦等待在这里吗?”

萧应禛看见她明亮的眼神写满了落寞,忽然接下来的话再也问不出口。

他握住她稍显冰冷的手,问道:“今日顺利吗?”

安如锦微微一笑,慢慢说起了今日之事。萧应禛在一旁听着,紧绷的神经慢慢放松。殿外,夜色深沉,殿中香气袅绕。

往日万众瞩目的甘露殿也变得平静。

他听到庆元公主择驸马的倔强,摇头:“庆元太孩子气了。”

安如锦试探问道:“皇上会赐婚吗?”

萧应禛摇头:“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