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已经知道刘邦把诸侯都视为潜在的威胁,陈平还往上凑个什么劲呢?
陈平异常坚定地对刘邦说道:“臣只想追随大王左右,为大王献计献策。”
看看郦食其,已经挤进汉王元从队伍里面去了,张良似乎也不远了——陈平在这短短一席话之间,就已经重新竖立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下一个郦食其或是张良。
……
“魏王请求大王派兵支援,”一个卫兵走进楚王的大帐,这时项羽正在给众将分配任务:“魏王已经起兵讨伐刘邦,可是刘邦的大将韩信正带兵向魏国开去,与韩信同行的还有赵国的张耳。”
“本来还想让他给我提供粮草的,”项羽转头看了看那个卫士,不耐烦地说道:“起兵也不知道挑个时候,难道他起兵就是为了挨打吗?”
“大王,”范增说道:“是不是派兵支援一下魏豹?”
“把兵给这些诸侯毫无用处,”项羽不屑一顾地说道:“给他派兵,他也打不过韩信、张耳,还不如不给他兵,寡人还能早几天打垮刘邦。”
“可借给他一些兵,他能多拖韩信、张耳几天吧。”范增说道。
“除非亚父你去,”项羽摇摇头:“可寡人这里还需要亚父。”
听项羽这么说,范增就不再争辩下去了。
项羽似乎是看出范增有些担忧,就对他笑着说道:“亚父放心,韩信不足为虑。”
“不足为虑?”本来不想说话的范增又忍不住了,他记得以前项羽还评价过韩信,说他打仗的本事和刘邦相差不多。
“他已经在寡人帐下效力两年了,可刘邦才认识他半年。韩信可是寡人的郎中,那两年里时刻伴随寡人左右,寡人对他的了解可不是刘邦能比得了的。”项羽笑呵呵地说道,显得一点儿也不紧张:“所以寡人才会说,除非亚父你去,否则借兵给魏豹也是白给;而刘邦让韩信带兵去打魏豹也是瞎了眼了,韩信只会替他自己抢地盘。他知道寡人的厉害,他是不会帮助刘邦的,除非他看到刘邦占了上风——而寡人,会让刘邦占到上风吗?哈哈。”
范增还是有些不放心。
见状项羽又是一通摇头:“亚父我们可以打个赌,等到寡人把刘邦打死在荥阳,刘邦也见不到韩信的援兵,亚父和寡人赌吗?”
“一个援兵都见不到吗?”范增反问道。
“一个都见不到!”项羽加重语气说道:“还有那个张耳,也是和韩信一样的货色。”
范增微微有点动心:“大王和臣赌什么?”
“就赌令尹之位,如何?”项羽笑着问道。
“不。”范增一通摇头:“还是算了吧。”
“不赌就算了。”项羽也没有穷追,就继续给其他的将领部署任务,刚才他和范增谈笑的时候,其他楚国将领都不苟言笑地听着。
“你们都知道三川是关中的咽喉,除此之外,三川还对刘邦有什么用呢?最有用的就是这个洛阳。”项羽指着三川的郡治对部将们讲起来:“洛阳周围的物产丰富,人口稠密,还开垦了大量的熟田,丢了洛阳就是要了刘邦大半条命,单靠一个残破的关中,他连现在的兵力都维持不下去……”
进入洛阳的通道就是荥阳——成皋这条线,项羽告诉部下,他判断刘邦会以荥阳为前门,成皋为后门,敖仓为侧翼,全力堵住这条通道。
“首先我们要连续野战,彻底摧毁刘邦的野战兵力,将他逼进荥阳和成皋这两座城,确保他再也不敢出来威胁我们。然后,视情况或是顺次夺下前门和后门;或是夺下后门然后再关门打狗——失去了荥阳和成皋后,寡人觉得刘邦还是会在巩县死守,但到那时,他就是垂死挣扎了。”
刘邦听到张良的话,随即就命令所有的卫士都离开,而且不许在附近逗留。
可是郦食其和陈平并没有被刘邦请出去,刘邦虽然很重视张良的意见,但也不能公然地漠视其他的重要谋士。
见状张良也没有坚持,他知道就算自己说服了刘邦,至少郦食其会来询问理由,那时刘邦也肯定会告诉后者,他只是在开口前补充了一声:“臣说的不可外传。”
“这个自然,”刘邦替郦食其和陈平保证道:“不会有人说出去的。”
刚才张良接连数了八条理由,前面的几条,刘邦听着没什么意思,而且颇有重复之嫌,唯一对他有所触动的就是最后一条: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豪杰必定各自归国侍奉王室,不会再继续追随刘邦。
“臣认为关键就是第八不可。”张良再次开口的时候,果然不提前面那些凑数的东西。
“可现在楚强汉弱,要想打败项羽,孤就得奖赏壮士。”刘邦立刻说道,张良说的固然有道理,但刘邦自问单挑项羽的胜算不大,所以分封乃是势在必行。
“分封是需要的,但绝对不能封六国之后。”张良图穷匕首见,终于说出了自己反对的核心。
“不封六国之后,难道天下豪杰就不会归国侍奉王室了吗?”刘邦反问道。
“绝对不会像对六国之后那样死心塌地,”张良急切地说道:“六国之后获立,这几个诸侯国就会变得非常坚固,大王需要分封来击败项羽,但臣怀疑的是,需要不需要分封这么多个如此强大的诸侯国来击败项羽。”
郦食其和陈平都是脸色一变,张良这个说法倒是颇有意思,值得一番思量。
“郦先生、陈将军想必认为,这次彭城之败是因为这些诸侯与大王不一条心,所以只要换一些大王的亲信,就能同心协力地帮大王攻打项羽了。可臣不以为然,臣敢说,任何人坐上了诸侯的位置,就一定会在楚汉之间左右逢源;哪怕是曹参、萧何,或是周苛、夏侯婴,只要身为诸侯,就会变得和魏豹、赵歇他们没什么不同。”张良用斩钉截铁的口气说道,他接着向陈平扫了一眼:“臣还敢说,只要陈将军成为魏相,就会和周市一样。”
刘邦收起了不耐烦之色,郑重地看着张良,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臣敢问殿下,是不是殿下觉得如果扶持熊氏重新成为楚王,就能够报答楚怀王?”张良问完刘邦,又问陈平:“陈将军是不是一想到魏氏复国,就会生出立刻去投奔的念头?良也是一样,如果不是现在韩王乃是庶出,名不正言不顺,还投靠了项羽,良都可能弃了大王归国——若是先王还在的话,臣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来为大王效力的。”
刘邦和陈平都忍不住微微点头,六国王室的号召力确实是深入人心。
“项羽为什么千方百计地要削弱六国王室的后人?”张良看着刘邦,大声问道。
闻言刘邦一惊:“为了方便日后剪除。”
“正是如此,”张良拍手道:“项羽封了一些六国将领为王,就是为了帮他动摇各个王室的根基。这些王侯是项羽封的,而对于王室之后,项羽不能用封这个字,只能是立。这些没有根基的王侯,将来好剪除得多,殿下虽然痛恨项羽,但他计谋深远,不可不细细思量。”
刘邦忍不住点头道:“说的不错。”
“臣刚才说过,任何人只要坐上诸侯之位,就自然会先考虑自己的封国,而不是汉国的兴亡,大王必须要做好时刻与他们翻脸的准备。而六国王室之后根深蒂固,剪除起来太不容易了,臣以为断不可取。”
此时不但刘邦,就是郦食其和陈平都露出深思之色,张良考虑得确实比他们两个更深远,他们只看到为了对抗项羽必须要分封诸侯,但没想到要是分封出来的诸侯不听话,又该如何剪除。
“但是张先生并不反对分封诸侯,对吧?”郦食其问道。
“当然不反对,”张良立刻说道:“郦先生是不是听了我第八点后,误以为我反对分封了?”
“是,先生一开始讲的有些啰嗦,所以误会了。”郦食其点点头。
张良苦笑了一声:“我只是不想说得太明,免得让大王误会我是在挑拨君臣之谊,可是大王没听懂,我就只好挑明了。”
郦食其转身对刘邦作揖道:“是臣之失,张先生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