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星星按住了自己想说“这可是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由计划经济变成市场经济的开端”的冲动。
但为了让李玉芬放宽心,她转了下眼珠子说道:“是陆启清告诉我的,她人在上海,消息肯定准确。”
“你们俩还有联系呐?”李玉芬有点惊讶。
“对啊,她给我写信了。”
陆启清确实给她写了信,报了平安问候了好,可是在信中,显然她没有就“包产到户”这一制度深入分析好坏,而是告诉林星星,她的表哥从美国回到了上海,新办了个纺织厂,现在正在大力招募女工,想问林星星有没有兴趣过去。
李玉芬还欲再说什么,林星星赶紧抱起盛满衣服的木桶,说:“妈,我去洗衣服了,咱们回聊了您嘞。”
河湾庄之所以叫河湾庄,是因为在村庄里,有一条河渠穿行而过。
在这个河边,河湾庄的村民会经常过来洗菜、淘米、洗衣服等等,因为这样可以省去在井里一桶一桶打水的力气,所以河边经常蹲着一排人一边聊天,一边在洗洗淘淘,也是格外热闹。
下午的时候,一般没人洗菜,这时候都是洗衣服的居多。这个年代洗衣服,一般都是在家里用皂角粉泡一会儿,再搓好了,最后去河边找一块平整的石头,边用棒槌砸边清洗。
天气转凉之后,林星星就承包了这洗衣服的活。因为那河里的水不比现代的自来水,水温要凉不少,李玉芬上了年纪,经常腰酸背痛的,林星星也不忍心让她总是碰凉水。
林星星去到河边之后,却发现王媛美和一帮平日里一块玩的小姑娘也在那洗着东西呢,一边洗一边聊,格外的吵闹。
自从上次镰刀伤人事件之后,王媛美就再也没和她说过话,也没在她面前惹过事。她本想着这样也好,耳根清净。可是以前好歹身边有个陆启清陪着,能说说话逗逗乐。
林星星也在记忆里回忆过原主的朋友,可发现她的朋友一来是少的可怜,二来是都不住在河湾庄,而且都是和她一样性格闷闷的人,林星星只得在心里打消去找这些老朋友的念头。
现在她一个人形单影只,怎么看都有点处在下风的模样。
王媛美看她是一个人过来,悄无声息蹲在那洗衣服,不知怎的底气就足了些。
她故意大声对别人说:“听说呀,金队长的那个小儿子,现在隔三差五就往咱们村一户人家送东西,献殷勤呢!”
一个姑娘接话道:“谁家啊?那怕不是看上人家闺女了吧?”
林星星一听,这不就是在说她么?她也就装没听到,哐哐地砸着衣服,再扔到河里摆一摆,捞上来接着继续捶。
王媛美接着说:“是呀,如果要是无事献殷勤,那不就是非奸即盗了吗!”
说罢,姑娘们都心照不宣地爆发一阵大笑。
林星星听罢,眼底一暗,手里的棒槌也攥得更紧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