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为止,生产队这个制度满打满算已经在河湾庄存在20年了,这突然间说要改革,许多已经习惯这一模式的村民都表示不理解,生怕是要搞什么资本主义,一时间村里谣言四起。
生产队队长金大力天天去镇里开会,一是要学习消化这个全新的制度,二是要准备给村里的人做思想工作。
李玉芬听到这个改革消息的时候,也是焦虑不安,不知道这个变化对她一家来说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她刚好有个表姐住在镇上,姓张,李玉芬想着住在镇上的人消息肯定比乡下要灵通,就去打探了一下。
可是这个张姐,对于改革的事情不知道,倒是给李玉芬提供了另一条好消息。
原来,这镇上小学的老师原本都是知青插队来的,今年不知哪个地方的知青一直闹事,引起了国家的注意,现在慢慢的就没有“插队知青”再下乡了,原来的村里的镇上的知青,几乎是全部都断断续续返城了,只剩下一些已经和当地人结婚生子,或者是自己不想走的。这人一走,岗位都给空缺出来了,整个小学好多课都没老师教,学生们要么就上体育课,要么就上自习课,整个没人管了。
学校里校长和剩下的老师都是焦头烂额,学生家长天天去学校闹,所以不得已,学校现在面向社会招收老师,只要是高中毕业就行,如果是去教低年级,甚至初中毕业都能上。
李玉芬一听,想着这林星星这不是正合适吗?
表姐也说:“是啊,你们家星星高中毕业,又是个女娃,文静的很,肯定能进!”
李玉芬那叫一个高兴,但是她又不知该如何去找校长,只得拜托表姐再细细打听打听,看要准备些什么材料,办些什么手续。
那表姐本就是个热心人,小时候也和李玉芬这表妹玩的要好,一点没推辞,爽快的就答应了。
可是林星星一听让她当老师,那叫一个头大。
不管是上一世的林星星,还是原主,那都是一摸到书本就要睡觉的主儿,所以她立刻就想拒绝。
她说:“妈,就我这成绩,这么差,去了那不是误人子弟吗?”
李玉芬哪管什么误人子弟,当老师是她能想到的最体面的工作了。虽说之前,人人都喊知识分子那是“臭老九”,但是在她一个农妇眼里,却真心羡慕那些能认字,看懂书的,她小的时候没钱读书,就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去上私塾。
李玉芬一边拿皂角粉泡着衣服,一边说:“你的成绩虽然没那么好,但是教小学还能有问题?我今天早上去镇上,已经托你表姨去帮忙打听了,她说很快就能有消息。”
林星星说:“什么?妈,你怎么不和我先说一声啊?”
李玉芬说:“我好不容易去一趟镇子上,你表姨是个消息灵通的,看我是自家表妹才和我说的。乖女儿啊,你就听我的,错不了。”
林星星不知怎么答话,只是低头搓着玉米粒。那玉米暴晒了几天,粒也搓不下来,弄的她手生疼。
李玉芬继续絮絮叨叨:“这段时间村里也一直不安宁,闹腾什么改革,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我得提前给你找好后路……”
林星星打断她:“好事儿。”
李玉芬问:“你咋知道是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