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春意

中唐风云录 昆山之石 1587 字 8个月前

“啊,一个小小鸟蛋,这都被你尝出来啦?”端起菜羹,韩佸的鼻子抽了喊几下,才勉强喝了一口青青白白苦涩又寡淡的汤水。

韩虎头的眼睛亮了亮:“鸟蛋?一窝应该有好几个吧?”

“想什么呢?”韩佸一个脑瓜崩弹到韩虎头的脑袋上,“鸟蛋一窝是有好几个,但是总得留给生下它们的鸟儿几个不是?马上就到洛阳了,少了这几个鸟蛋又饿不死人。”

“哦。”韩虎头揉着头有些委屈的回答。

从破庙走的时候,韩佸把跟随了他们多时的瓦罐和破碗妥善搁在了安全的地方,希望它们能帮到更多在乱世里讨生活的人。

洛阳城里春光好。【1】

雨过天晴,韩佸一行人从青山底走过,与山花山鸟相伴,登临龙门,聆听山水之轻音。【2】

“哇。”韩虎头发出一声赞叹问道,“那些佛像都是谁雕的?”

韩佸摇摇头道:“不知道。”

雕刻佛像的匠人们把顽石修成了佛的样子,却不一定修行佛道;他们也当然也不必留下名姓,只留下了石雕。

韩佸想了想又说:“都是一些普通人——走吧,我们进城去。”

东都洛阳是战乱四起的中原唯一一个繁华如昔的地方,大诗人李白曾听过这里的笛声,夸赞过打马而过的白玉郎的天人之姿,和一个老穷酸交过朋友,喝醉了酒感叹行路艰难【3】。

白马寺的香云燃了千年,铜驼巷的烟雨度尽春秋。

东都、汝州节度使哥舒曜是名将哥舒翰的儿子,去年东都告急的时候临危受命做了东都节度使,一经上任,就带兵收复了襄城,韩佸一路上又听说他在最近大败了自称“秦帝”的李希烈,也正是这个极厉害的人物,才有能力守住洛阳城里的春光。

如果走最近的路线,韩佸一行人是不会经过洛阳的,奈何李希烈像一匹饿狼一样盘踞在他们的必由之路上,中原到处都是乱兵,他们只能暂时到东都的安全圈里躲一躲。

韩佸几人裹着带补丁的外袍,牵着一匹瘦马进了繁华的洛阳城。

这年月,哪里的日子都不好过,洛阳的街道上也时不时走过成队的着甲士兵,街边的小贩们迎来送往并不受他们的影响,看来是早就习惯了的。

韩佸虽然穿着破旧的麻布衣服,但胜在干净整洁气质蕴华,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路人顶多以为他是一个落魄书生,加上吹着鼻涕泡的韩虎头和乡巴佬崔二十二,那就……

白衣书生站在酒楼的窗口,目光全被街上的三人一马吸引,两个少年带着一个孩子,麻衣破旧鞋上有土,乍一看像是逃兵祸来的三兄弟,可是从其中瘦弱一些少年腰间佩剑和他手中牵着的马来看,他们似乎并不是普通的庄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