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远游

中唐风云录 昆山之石 1679 字 8个月前

慧通打开门,春天的阳光张牙舞爪地填满了他的小茅屋,小沙门一身宽大的纯白单衣,散乱的乌发里横插着一根金黄的稻草,山花的香气山草的翠意虚虚拢着他,他仿佛在山间,又仿佛在金殿的大佛前。

是的,这个自称佛门中人法号慧通的小沙门脑门上长满了乌漆嘛黑的头发,这也是韩愈看不惯他的原因之一。

小二十岁的人了,既然不舍得剃了头发去大寺上度牒做个真沙弥,又何必躲在野山上的茅草屋里自称沙门中人、不回家侍奉父母呢?

打了个哈欠,慧通随手把眼矢【1】扣掉弹到一边,眯着眼看着站在阳光里的韩氏三人,对韩佸道:“今天怎么来得这样早?佛爷我还没睡醒呢。”

“哼!”韩愈最看不惯慧通这幅不修边幅的样子,碍于韩佸的关系只冷哼了一声,两眼朝天翻了个白眼,牵着他的手的韩虎头倒是十分好奇俊秀的慧通小沙门,弯着眉毛笑得傻里傻气。

韩佸伸手把慧通脑门上的稻草拔掉,攥在手心里道:“还睡呢,死后自然长眠,现在多看看春花春树不好吗?”

“那有什么好看的。”慧通一点不惊讶韩佸能从他的脑门上拔下一根草来,后退一步让开了门道:“进来吧,春天树上没有果子、花上仅有颜色,有什么好看的。”

韩佸:“我们就不进去了,你的庙小,站不下我们这么多人。”

慧通嘿嘿一笑:“那倒是。”

他的小庙里面仅有一个蒲团冥想一张门板睡觉,逼仄狭窄,确不适合接待。

韩愈看不下去韩佸和慧通日常(浪费生命)的对话,皱着眉头对韩佸道:“十二郎你不是说要上山来和他道个别吗?时间不早了,你们快些吧。”

慧通早就知道韩愈对他有看法了,倒没有对他语气中的不耐烦做什么表示,点点头说:“怪不得韩檀越今天这个时候来找佛爷我。”

韩佸带着歉意朝慧通笑笑,终于进入正题道:“我和季父打算游历江左,今日出发,不知何时归来,特来与小师傅告别。”

仕宦之前出门游历也几乎是氏族子弟的习惯,不仅仅是为了开拓眼界磨炼心智,更总要的是积累名气、作出佳作,唐朝科举通榜行卷之风尤盛,名气大了有紫袍权贵赏识,科举中第自然不在话下。

慧通走出茅草屋,摸了摸韩虎头的脑斧道:“这位小檀越也要和你们一同启程吗?”

仙里仙气的小哥哥摸了自己的脑袋,韩虎头高兴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韩佸笑嘻嘻道:“是啊,我记得以前闲聊时小师傅曾说过你出身九华山化城寺,在敬亭山中结庐已有六载,我和季父应该会去九华山探访,如果小师傅有信要带可以交给我们。”

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化城寺是九华山上的大庙,按照韩愈和韩佸之前拟定的路线,确实会经过那里,不过韩愈可不觉得慧通真会是化城寺的僧侣。

提起九华山,慧通下意识的往西南看去,山高路远,天边连一只飞鸟都没有。

九华山在敬亭西南方,远近不到三百里。

韩佸又接着说:“我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何时归来,小师傅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下山去找庄子里的管家张叔,我嘱托他在雨季之前为小师傅修缮房屋,希望小师傅不要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