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人

中唐风云录 昆山之石 1634 字 8个月前

韩愈跟韩佸说这些的时候只是顺便,不知道韩佸为什么忽然提起了这个茬儿,静等着他的下文。

郑氏放下茶盏,脸色淡淡道:“是。”

韩佸:“可如今时局未定……”

“十二郎,我再问你一遍。”郑氏面带疲惫看着韩佸:“你到底愿不愿意走仕宦之路?”

韩佸沉默了,这沉默代表他的答案没有变,他还是和在韶州、在河阳的时侯一样,并不愿意走科举之路。

获得新生之后,韩佸并不想把他的第二辈子也花费在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之中,正巧他也确记得,韩愈的侄子十二郎直到三十多岁死去时,都未曾有过做官的经历。

郑氏的疲惫上又叠了一层无奈道:“阿娘不是在逼你,十二郎,既然你真的不愿意走仕宦的路子,你也不必去游历了,三郎一个人去就好。”

韩佸抬起头看着郑氏:“那你又何苦逼季父呢?季父的性子……”

“嗤……”郑氏带着嘲讽地嗤笑了一声,摇摇头道:“你年纪小,你不懂,。这就是你不如三郎的地方了,他一直都很明白。”

“十二郎。”韩愈的嘴角带上一丝苦笑道:“这是我的责任,你不必管,也无须担心。”

韩虎头低着头给虎妞喵顺毛,一副什么都没有听到的样子。

韩佸确实不明白,不明白为什么韩愈或者他怎么就一定要光复韩家,怎么就一定要成为人上人,怎么就一定要那么着急。

门外回廊上的灯火不算是明朗,天上星子飘渺,没有华灯碍月,也没有飞盖妨花,青瓦白墙也不知道到底比长安的碧瓦朱甍差在哪里,让郑氏几乎在硬逼着韩愈懂得人情世故,让韩愈赞同郑氏的任何决定。

韩佸:“我是不明白,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么急?等一等慢慢来不行吗,我们在宣州又不是过不下去。”

没等郑氏说什么,韩愈身来踱到案几前面道:“十二郎,你知道这几年我们的年礼耗费每年减少多少吗?”

郑氏进来身体不大好,乱七八糟的家事很多都跑到了不务正业的韩佸手里,韩佸当然看过韩家最近几年的礼单,所以他很流利的回答道:“前年少了一半,去年又减了四分之三,再往前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