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之气

中唐风云录 昆山之石 1776 字 8个月前

韩愈长揖道:“三郎不知嫂娘今日回转,未能迎接嫂娘回家,还望嫂娘宽恕。”

看着韩愈又行礼,韩佸只好照着他的样子硬着头皮也长揖到地,不过因为不知道这时候应该说什么、长辈说话的时候他应不应该说话,所以并没有吭声。

“三郎不必多礼。”郑氏放下手中的剪刀快步走到韩愈面前扶起了他,“早就说过了,在嫂娘面前,不必拘泥。”

韩愈笑笑站定,回道:“礼不可废,何况愈还要给十二郎做榜样,不敢大意。”

郑氏挑起眉毛看着韩佸笑起来,用明显比跟韩愈说话时温和了些的语气道:“你这小皮猴,十二郎你要是能有三分像你季父,阿娘我也不必操这么多心。”

说完郑氏伸出不算大也不算宽厚的手掌摸了摸韩佸的头顶:“阿娘好不容易才得你这一礼,你就多揖一会儿子吧,让阿娘好好刷刷当娘的威风。”

不知道怎么的,郑氏的手一抚上韩佸的后脑勺,韩佸的眼圈瞬间就红了,心里的不安和惶恐都消失的一干二净,一句阿娘破口而出。

“阿娘…”韩佸带着像一只可怜巴巴小奶狗一样含着泪喊道,喊完了才觉得羞耻,清了清嗓子欲盖弥彰接着道,“都是孩儿以前不懂事,以后晨昏定省,肯定都不会漏下。”

郑氏不知道有没有听出十二郎那一声阿娘里面饱含的感情,扶起韩佸道:“十二郎啊,你也长大了。”

少年人一茬一茬的从黄土地上拔出苗苗来,一茬一茬的长成如切如磋的郎君,老了的死了的又回到土壤里,变成枯骨变成泥。

“阿娘…”韩佸不明所以,长大了不好吗?

韩愈在心里默默的叹了一口气,知道郑氏肯定是又想起了他已经亡去的大兄。

郑氏转过身,油灯在她身前的案几上,光明于是在她的身后留下一个巨大的阴影——阴影一出生就老了【1】。

“三郎君,小郎君,既然已经见过娘子了,就快快回去休息吧,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敢少了觉。”张伯适时插话,“某和娘子还有事情要商量,就不送你们了,天黑风紧,路上小心。”

韩愈对张叔道:“愈知道了,谢张叔关心,不过,请等愈问过嫂娘事情情况再走。”

听着韩愈的话,韩佸也点点头,大半夜的来都来了,哪有只行了个礼就离开的道理?

郑氏这时候也转过头来道:“别急着走,刚好我也有话要跟三郎和十二郎说,且再待一会儿,不妨事。”

韩愈的左手用一种神奇的姿势握住右手,两只手放在胸前,似乎又是一个神奇的礼。

韩佸观察了一会儿,并没能知道这种手势到底是怎么弄出来的,只好略带尴尬的站到一边。

郑氏接着道:“吾此去郡里并不算是顺利,不过终究还是拿回了韩家最重要的一些东西。三郎,嫂娘先来问你,你觉的我们从韶州一路回河阳的时候顺利否?”

韩愈想都没想就道:“每至一处,必有故旧官吏吊唁,除却自然风雨、山高路远,愈以为可以说是顺利。”

郑氏点点头道:“那这一次往宜城去呢?”

韩愈:“道行多险阻,盗匪如飞蝗,此行不若三年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