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见过谢县令后,他们得到允许,可以去县学了。
上次进县学,是在县试的时候。
当时心里惦记着考试,难免紧张。虽然在县学溜了小半圈,但走马观花,看完也没印象。这次能进去,苏青还蛮开心,拉着秦烟,走遍县学的每一个角落。
县学归根结底,也是一所学校,功能区域跟普通书院差不多。不过屋子更大,环境更好。
比如水域,白鹭书院只一小块池子,县学的话,够得上湖的标准了。前者只能养一小群金鱼,金鱼但凡长大些,就嫌拥挤,失了美感,隔三差五要捞出去几尾。后者有一大片荷花,蔓延向长亭,水下有游鱼,水上有鸳鸯。兴致来了,还能驾一条小船,游游湖,小船点缀湖中,又是一幅画。
比如图书馆,白鹭书院就是中学阅览室的规模,县学这边,跟市立图书馆差不多了。
县学后头的考场,平时封着,不能故地重游,苏青有点遗憾。
除去教学环境,要考量的就是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等软实力。县学的老师都是秀才,偶尔还有本县的举人进士来讲课。不过出现时间不固定,授课内容不固定,能不能碰上,全看缘分。
一般的书院都会有一两个秀才坐镇,所以县学的秀才先生并不很吸引人。
而且苏青听过几次课,县学的老师并不因为有个官方光环,就比一般书院的老师好多少。
他们这一批考过县试的学子,马上就要面临府试了。短短两个月,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原有的学习节奏,就为多了个官方光环,教学水平并没好太多的老师,实在不明智。
相比较而言,举人进士的指点就很吸引人了。
但他们并不常出现在县学,一两个月来一次算厚道了,一年半载只露一面很正常。毕竟人家各自有事,又不缺那点课时费,来县学授课,不过是碍于规矩,能来就很给面子了。
时间不允许,苏青也不准备赌运气。
县学有一样好处,就是不用每天来上课,一个月来一两次,应个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