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噩耗

悍妻种田记 甲木成林 3046 字 8个月前

无论是活着还是已死亡的。

当天,村里就有三户人家挂起了白幡,凄凉的哭丧声传得很远很远。

这日,姚香玉和廖氏也颇有些心神不属,饭都是孙月圆和孙月草做的。

她们也没什么胃口吃饭,只喝了碗稀粥,拿了针线笸箩坐着,手上却没动,眼中无焦距,明显在发呆。

接下来的几日,村里陆陆续续有人回来,或一个两个,多的就七八个,而带回来的消息并不都是好的。

孙二叔第三日回来了,他断了左手,整个人跟着那乞丐似的,好不凄惨。

此外,断腿的,断手指、双腿截肢什么的,总之大伤小伤都是不少的。

廖氏是没等到人,但她收到了信,吴柏青和吴灵药说他们还不能走,让廖氏不必担忧。

眼看着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消息,姚香玉愈发觉得内心难熬。

她索性进山了,眼不见为净,若是孙平凡回来了,定然知道到哪里找自己的。

山里安静,每日除了做饭,侍弄下地里的农活,姚香玉便起着白风四处走走。

那处有许多果树的小山谷,她还是忍不住又去了一趟,挖了不少小果苗回来。

反正把桃花潭种一圈,以后想要吃果子也不必到处找了。

能忙的事都忙完,姚香玉一直没等到孙平凡来找她,她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一直等到立夏,姚香玉终于待不住了,她匆匆地回去。

“平凡媳妇,你回来了。”经过孙封安家门口就的时候,孙平勇笑着打招呼道。

姚香玉跟他点头,瞥见孙封安在天井里走动,不过脚有些跛。

但随即,她感觉到大家看她的视线有些奇怪,似乎含着一丝同情。

她心里的恐慌犹如长草了一般,疯狂地冒了出来,脚下的步子不由加快起来。

不会的,不会的,孙平凡不会出事的。

离家越近,姚香玉的脚犹有千斤重,怎么都迈不出去。

等挪到门口,她就看到眼睛红红的孙平伍和孙月圆兄妹。

答案是什么已经不用问了。

“香玉嫂子。”孙月圆扑到姚香玉的怀中,哭得非常伤心。

姚香玉拍拍她的肩膀,看向廖氏,“伯母,您跟我说说罢。”

“衣冠冢?”姚香玉听到这个词,感觉已经死寂的心又跳了跳。

“平瑜是这么说的。”廖氏点头,西北那种地方,生还是不用想了。

姚香玉咬了咬唇,“我去问问他。”

廖氏看着姚香玉一阵风似的背影,不由叹了口气,多好的孩子,怎就碰上这样的事呢?

第二百八十七章噩耗

二月二,龙抬头,这日对村里的人来说也很重要。

七岁以下的男孩子要剃头,同时各家各户也在忙着准备祭拜土地公的物品。

此外,还有提井水等风俗。

新的一年,大家都有新的期盼,希望今年风调雨顺。

然而下午的时候,忽然有锣鼓声传来,伴随着阵阵马蹄声。

大家都被这声音给吸引了出来,一个士兵打扮的人骑在马上,手里拿着铜锣,停在了祠堂前。

大家自觉地往祠堂前汇集,用马和铜锣传递消息,也只有那么几件事了。

“宣,皇天上帝,后土神只,眷顾降命,属赫黎元,于辛丑年改国号兴,号靖安。今大赦天下,免税三年,佑我兴朝繁荣昌盛。”

顿时,祠堂前无论男女老少,纷纷下跪磕头,没人带领的情况下,没人敢张口说什么,谁知会不会犯了忌讳?

报信的士兵见状,又敲了三下铜锣,道:“一切稍安勿躁,自有知县安排。”

说完,他腿肚子一夹,马就跑出去老远。

离得远的人赶来,听了其他人的复述,顿时惊喜异常。

家家户户均是如此,“快,快,快准备东西,这都建立新朝了,那人总该回来了吧。”

本是春耕劳苦的时候,因着这个喜讯,干任何农活都有了无限的动力。

村里的外乡人有的已经在计划着返乡的事,毕竟他乡再好也不如故乡。

隔日,就有人按捺不住去县城打探消息,才发现抱有同样目的的人很多。

一时之间,县城好似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与热闹。

而白参镇,此时却是难得的安静,除了守着大门的士兵,街上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影,临街的铺子更是门窗紧闭。

而此时,赵家的门口,却是一排排排的马车立着,侧门敞开着,一个个鲜嫩如花骨朵的小姑娘人手一个包袱走了出来。

一辆马车坐八个人,也坐了十辆马车。

这些小姑娘似乎知道她们要去哪里,脸上不见一丝害怕,眼底的兴奋怎么都藏不住。

孙月兰小声地和一个交好的姑娘谈话,她们对未来都充满了期待。

她没和苏华同一车,两人的心里都存了比较的心思。

她们只想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并未想着帮衬家里,反正她们只是女儿,不是吗?

自初二的消息传开,许多人心思浮动,北上的人增多,渐渐汇聚成一股人流。

春季并不是个赶路的好时节,阴雨绵绵,那种湿冷好似要浸到骨子里头去。

有那远见的人却不急,等天气暖和些,以及这局面更稳定了再走。

好田村也走了几人,怎么走的什么时候就走的大家都不知道。

说起来,村里人跟外乡人的交流并不多,只少数几个不错的来往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