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愚蠢

悍妻种田记 甲木成林 2961 字 8个月前

孙母拿了银子,想也不想,就给了王月月十两银子,“这给你留着傍身,多给我外孙弄点好的补补身子。”

“剩下的这点银子我就留着急用。”孙母眯着眼睛,王月月嫁的不错,孙月兰又有个好前程,她可以安心地当个老太太了。

至于孙平扬还未成亲,孙平凡未有孩子一事,孙母早抛到九霄云外去,儿子的事,她操啥心,让孙父忙活去。

反观孙姑姑,对于女儿能选上,她先是惊讶而后是不舍,拉着女儿嘀咕了许久,才让人领走。

她拿了契约回来,同时还有二十二两银子,这也是一大笔钱了。

与孙母相比,孙姑姑则是把银子和那契约给藏起来,只留了一两在外头,说苏华是去大户人家做事了。

村里跟孙姑姑一家的交集不多,所以苏华不在家的事还真没人关注。

倒是孙母颇为高调,没少跟人说孙月兰会过上什么好日子,语气里满是骄傲。

孔家人就住在三爷爷家,听得孙母这些话,有数次想跟孙母说,孙月兰签的是卖身契,落入贱籍,生死婚嫁都掌握在他人手中。

然而经过这么多的事,孔康同严格管教家人,除了干活以及必要的交流,不对村里的事讨论并参与。

不过也不只孔家人清楚孙月兰是怎么回事,李素云也清楚,她私底下跟莱伯母说了几句。

莱伯母的意思也很明显,让李素云别往外说。

而外乡人那边,一路上见识的更多,见孙母为此沾沾自喜,暗地里都嗤笑孙母愚蠢。

但凡好人家,除非走投无路了,否则谁会卖儿卖女的?

一时间,村里表面看着和乐融融,然而暗地里,却是暗潮汹涌。

姚香玉并不清楚她们离开这段时间村里发生的事。

她和廖氏领着一群人,在县城以及周边村落过得如鱼得水。

很少与外界接触,甚至是从未得到肯定的人,得到了众人的肯定与尊重,那心境发生了不少的变化。

当然,也不是说姚香玉她们教授武功是受欢迎的,总会有些愚昧的人在反对。

面对卫千重的威压,一些村子就阴奉阳违,丝毫不放在心上。

不过认真练武的人还是很多的,因着练武可以增加体质和力气,在家中无男丁的情况下,这对干农活是大有益处的。

良好的秩序下生活安稳,就得考虑民生。

卫千重从白参镇那边借了一支五十人的队伍来,看得出来是私兵,纪律严明,精神抖擞。

除了私兵,还有粮食,这就是出行交易的队伍。

第二百七十章愚蠢

经过一番竞争,终于选出了十个人,是村里公认的学得好的妇人,年纪不等,正好符合姚香玉的要求。

这是个人中,有两个是外乡人,其余的便是村里的,多是平日里比较安静的人,其中就有孙平勇的媳妇刘月。

王小苗很是高兴,特地来找姚香玉和廖氏聊天,还问能不能见到知县大人。

平民百姓,能见到知县大人便感觉是无上荣耀了。

姚香玉给了肯定的答案,还能跟知县大人搭上话呢。

王小苗又问了些话,便心满意足地走了,刘月去县城走一遭,家里人面上都有光。

廖氏那边也安排得差不多了,最终家里的三个孩子都没留下来,姚香玉把喂养家禽的是交给了王小苗。

将近二十个人的队伍,走在路上也很醒目,经过大山村时,有碰上认识的人,难免会问几句。

廖氏就笑笑搪塞过去,并不多说。

队伍中有不少都是第一次去县城的人,神情难掩激动。没人的时候就凑在一块说话,本来不熟的人,也因着此事而亲密起来。

到了县城,大家还是比较激动的,即使县城已经没了之前的热闹。

尤其是踏入县衙,有几个人都捂着胸口,大口呼吸,脸颊红润,眼睛亮晶晶的。

她们不只见到传说中的知县大人,还见到了知县夫人,那容貌与气质,果真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卫千重才从白参镇回来,没想姚香玉的速度这般快,这就来了,且还有廖氏这等擅长妇科的大夫,心下大喜。

他忙唤来卢老捕快,和养病归来的老主簿一道负责,先把住宿饮食等安排好再说。

而此时,孙母见姚香玉她们走了,其他人都还在热切讨论着进县城教武功的事,没空关注其他。

她就带着孙月兰收拾了下行李,去了大山村。

孙父自然是不同意的,毕竟孙母走了谁来做饭?

此时孙母满心眼的都是王月月说的事,想让孙月兰去碰运气,哪有耐性伺候孙父。

不过孙父很快改变主意,他一个人也能煮,说不定还能顾着孙姑姑那边,也就不理会孙母了。

所以孙母和孙月兰前脚刚走,孙父后脚就拎了只公鸡割了脖子,收拾好给孙姑姑家送去了。

李秀娥肚子里的孩子,孙父可是盼着呢。

孙母并不知道她走后孙父做的事,否则非得被气得吐血不可。

这是孙母和孙月兰第一次到王月月的婆家,带着一只小母鸡,那李家的日子可比孙家好多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