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鸡汤

经济大清 笔韵随风 2480 字 8个月前

梅文鼎没有回话,而是皱着眉头看那鸡汤,那瓦罐做工粗糙,显然不是胤祚之物,而他们车队一路奔波劳顿,哪来的鸡。

若说是去买的就更没可能,民间母鸡都要留着下蛋,公鸡要留着打鸣,是一家的重要财产,轻易不会售卖。

再想到之前营寨周围的哀求声,梅文鼎已经想象出这鸡汤是从何而来的了,当下怒气冲冲的道:“殿下,我梅文鼎就算称不上君子,但也不会向百姓夺食,这鸡汤您自己受用吧。”说完便要回帐篷里。

胤祚听的一脸迷糊。

倒是他身边的护卫听明白了,当即大骂道:“老东西别狗眼看人低,这鸡汤可是周围百姓们自己送来的,殿下说不要,他们便在营门前苦苦哀求,争执不过才收下的,殿下还一口没喝,就给你们送来,你可倒好,真是……!”

胤祚顿时明白了梅文鼎的意思,呵斥护卫道:“不得无礼!”

那护卫受到呵斥,不敢继续说了,但眼睛还是死死瞪着梅文鼎。

梅文鼎顿时愣住,接着笑道:“老夫活到古稀之年,不怕官兵的百姓倒是见过几次,主动给官兵送鸡汤的百姓倒是从未见过,请殿下让老夫出营一看,若是果真如殿下所说,那老朽给殿下三跪九叩赔罪。”

胤祚道:“三跪九叩倒也不必,现在百姓都回家了,老先生不妨先喝汤,待明日启程时,百姓们来拿瓦罐,倒时你一问便知。”

梅文鼎道:“好。”

说完也不在矫情,接过鸡汤便喝了。

当晚,祖孙二人在帐中睡觉,梅瑴成突然道:“爷爷,鸡汤真的不是百姓自愿送来的吗?”

梅文鼎心中有事也没睡着,开口道:“要说偶有一两个百姓,爷爷信,可你看晚上,军中鸡汤又何止一罐,除却鸡汤外,还有各色吃食无数,百姓就是再爱戴殿下,又何来这许多粮食?爷爷猜测,这怕是地方官吏为了讨好殿下,故意使得招数。殿下,年纪尚轻,不能分辨在所难免,爷爷明天定要问个水落石出,哪怕受殿下怪罪也认了。”

许久之后,梅瑴成道:“爷爷,我觉的这里的百姓真的很富裕。”

梅文鼎问道:“何以见得?农田多,农税也高,百姓生活还是一样凄惨。”

梅瑴成摇摇头道:“爷爷,昨天喝鸡汤的时候,我发现一件事情——齐齐哈尔人,没一个嚼碎鸡骨头的。”

在黑风口驻扎一夜后,车队来到松花江畔,以往渡江均需坐渡船方可,而今河面上已经修筑起了一座宽阔石桥,足可让四马并行。

桥下桥洞颇高,往来船只可在其中安然穿过不受影响。

车队缓缓从桥上穿过,省去了不少时间。

河畔另一侧,巴海已经带着齐齐哈尔侍立等待了,关外八旗军本就精悍,经过了几次大战生死洗礼之后,就越发像虎狼之师。

胤祚过河之后,巴海打马前来,跪在地上道:“末将巴海,参见王爷。”

胤祚笑着让他平身,问道:“为何只来了这些人?”齐齐哈尔军共五千余人,以往巴海来迎接他,都是带至少三四千的,而今只有不到一千骑兵,故有此一问。

巴海面露尴尬之色道:“禀王爷,与葛尔丹一战,我部减员甚多,算上死伤退役的,现在齐齐哈尔军已经不足两千之数。”

胤祚吃了一惊,巴海继续道:“王爷放心,末将已从关外八旗中抽调人手,不日便可补足兵员。”

胤祚点了点头,又与巴海交流了下这段时间齐齐哈尔的变化,直至黄昏时分,车队才过桥完毕,车队由齐齐哈尔骑兵护航浩浩荡荡往城中开赴。

一路上道路两旁皆是无边无际的农田村社。

当初齐齐哈尔为了迎接山东难民,修建了大量的屋舍农田,都是排列的整整齐齐,放眼望去,鳞次栉比。

此时正值黄昏时分,家家户户燃起炊烟,农田阡陌中有嬉笑的孩童和微笑的老者,还有荷锄而归的农户,农田中的玉米已经长得一人高,青绿的小麦在晚风轻抚下荡起阵阵麦浪。

这样一幅景色胤祚怎么都看不够。

同样看的出身的还有车队中的工匠、传教士、梅文鼎祖孙、

“爷爷,齐齐哈尔为什么有这么多农田?他们比关内还富裕吗?”梅瑴成挑开马车帘子,半个身子都凑了出去,声音从车外传来。

“额……这个……”梅文鼎一时语塞,他的印象中关外应是一片不毛之地,荒野千里才是它该有的样子,眼前景象,让他甚至以为自己就在直隶,不,甚至比直隶看起来还要富庶,简直如苏杭一般。

“这是因为殿下治理的当吧。”梅文鼎不确定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