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海港

经济大清 笔韵随风 2222 字 9个月前

胤祚初时还有兴致听一些,并不时插两句嘴,但后来就打起瞌睡来了,因为实在太无聊了。

他想象中的谈判应该是那种慷慨陈词,舌战群雄的样子;而事实上双方的谈判更像是茶话会。

朝鲜的官员开口之前,必先引经据典一通,孔子有云,孟子有云的;大清官员则喜欢扯出历史,动辄从唐宋乃是西汉讲起。

第二天谈判的时候,胤祚说什么也不想去了,反正谈判的底线他和索额图已经定好了,索额图签署过《尼布楚条约》,在这方面,经验老道,倒也不怕出什么问题。

而胤祚昨天把李朝官员都得罪了一通,今天不出面,双方的关系还能融洽一些。因此,索额图便也同意了。

与索额图分开之后,胤祚便换了一身便装,找到吴泽去上街了。

“龙公子,您是要上哪去啊?”吴泽谄媚道,“这朝鲜不比咱们大清,茶楼酒肆都低劣的很,妓院勾栏的姑娘伶人倒是别有一番味道。只可惜全是大脚,缺了不少美感。”

胤祚闻言不禁又对古人的审美一通鄙夷,在整个东亚的文化圈中,也只有汉人女子是裹脚的,而满人乃至深厚儒家文化影响的朝鲜、日本等,都没有裹脚的习惯。

而此时清朝人认为一个女子漂不漂亮,关键要看脚小不小,有些文人雅士还喜欢把酒杯放在女子的三寸绣鞋里,以此做乐……光是想想,胤祚就一阵恶寒。

“我出来不是看姑娘的……”胤祚扶额道,“而是来看看有什么商机。”

“商机?”吴泽有些诧异,“这么说,公子连朝鲜的赌坊也不打算试试?听说朝鲜有种新玩法,叫个什么纸牌……”

大清禁赌,所以不少商人到了朝鲜,都喜欢去赌坊一试手气。

胤祚没好气的道:“纸牌都是我发明的……好了,闭嘴,安心逛逛便是。”

咸兴府是一处临水而建的城市,位于城川江下游左岸,城外不到四十里便是大海,海港位于咸兴城以南。

咸兴府中的大部分百姓都是经营渔业、船运为生的,虽然生活的大多贫苦不堪,但是比城外的百姓,好上不少。

城中也有零星的坊市,主要的商品多是鱼虾之类的海产,也有衣服鞋袜、锅碗瓢盆之类的生活用品,但是种类和数量都十分缺乏。

逛遍了城中之后,胤祚又找来马匹,打算去城外的海港看一看。

咸兴府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十分优越了,即是河流出海口,也是天然的良港。

“……可惜的是,咸兴府的港口,位于朝鲜半岛的东面,只能和日本商贸,若是港口在西面,能和大清商贸的话,应当比现在富庶得多。”骑在马上的吴泽如是说道。

大清经济中心主要是江南一带,而在康熙朝扫平了台湾的威胁之后,对于海陆通商的限制也少了很多,所以朝鲜西岸的城市都繁华起来。

胤祚的齐齐哈尔没有海港,不能发展海运,这不得不说也是胤祚的一个遗憾。

“公子,咱们到了。”吴泽停下马道。

胤祚抬头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繁忙的小渔村,海面上,停泊着几十艘破旧的渔船,这些渔船大多单桅平底,有的甚至无桅。码头的栈桥最远也只延伸了两百步,能停泊吃水一丈深的船就不错了。

岸上建着几十栋残次不齐的茅屋,有的院子里还在晾晒着鱼干。

“这就是咸兴的海港?”胤祚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些船打个渔都费劲吧,能航行到日本?”

“可能是在海上呢吧。”吴泽的表情有些不自然,“受明朝影响,朝鲜的造船一直十分落后,所以其海船都是从大清购买的。”

“嗯?”胤祚顿时有些诧异,“怎么?民间有商人卖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