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管仲治鲁梁

经济大清 笔韵随风 2259 字 8个月前

“没棉花了就派人去买嘛,咱们大清哪里产棉比较多啊?”胤祚一边用手扇着风一边问道。

“要说产棉,首推自然是黄河下游各省府了,诸如直隶、山东、河南等地,都是产棉大区……呃……不过因为去年的饥荒,这些省府棉花产量锐减,今年许多棉地也改种了小麦等粮食。”吴泽说着递给胤祚一个蒲扇。

“另外一处,就是长江各地了,可惜离咱们太远,一路运来的话棉价都要高过布价了……”

胤祚搬了个椅子,一边扇着风,问道:“不对吧,我怎么记得新疆也产棉来着?”

吴泽闻言一愣:“呃……呃……请恕在下孤陋寡闻,敢问新疆是何处?”

胤祚这才想到,现在新疆还被准格尔占据着,直到乾隆朝灭了准格尔,才改名成了新疆。

“咳……那什么,我给准格尔起的昵称……”

吴泽念叨了两遍这个名字,笑嘻嘻道:“龙公子志向远大,吴某敬佩万分!”在他看来,给敌人的土地起好了省份名字,这不是要吞并人家是什么,赶紧马屁跟上。

“低调,低调……”胤祚摆摆手,“新……准格尔不是也产棉来着吗?派人去那边收棉花啊。”

吴泽想了想道:“准格尔与咱们大清征战不休,虽然自上次乌兰布通之战后,安稳了些,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打起来,行商们都不敢去啊,而且从东北到准格尔还要穿过喀尔喀草原,道路难行,成本也是不低啊。”喀尔喀草原就是后世的外蒙地区,现在归属于大清。

这时外面进来了个侍女,给胤祚和吴泽上了一杯凉茶。

胤祚接过茶杯,却陷入了沉思,放眼齐齐哈尔东南西北,能想到的地方全都想到了,居然连点棉花也买不到。

“银子不是万能的”这句话,再次体现了其正确性。

这时屋子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胤祚从门口往外一看,之间一辆马车运着一车货物驶进了厂区,几个小伙子将车上的货物卸下,长方形的一大捆,用草纸包着,看不清是什么的。

吴泽看到这一幕,精神一震高声问道:“老王,这一车棉花哪里买的?”

那拉车的人擦擦汗,见吴泽问话,连忙笑着道:“回大掌柜的,城外有个朝鲜商队运来的,价钱也就比辽东的贵几文,我看厂里缺棉花,就全买来了。”

吴泽赞许道:“好!老王,你这事办的不做,年末给你加工钱!”

胤祚这时也反应过来那一条条的货物是什么了,因为棉花体积大,所以一般都是压成这种长方形运输的。

“朝鲜也产棉花?”胤祚赶忙问道。

吴泽想了想道:“产!但是量不多,毕竟还有数百万的百姓要粮食养活!”

“朝鲜自然气候怎么样?适不适合种棉花?”胤祚有些急切的问道。

吴泽在朝鲜经商多年,这种问题自然是张口既来:“朝鲜京畿道以南,无论是日照还是降水都适合产绵。”

京畿道以南?那几乎是半个朝鲜了。胤祚心中一阵狂喜,道:“马上派人去朝鲜采购棉花,以后各年也优先选用朝鲜的棉花。”

“是。”吴泽顿了顿道,“龙公子,为何优先朝鲜呢?直隶等地的棉花也不比朝鲜差啊。莫非是想效法管仲治鲁梁?”

胤祚摇摇头道:“我有一个更科学一点的说法,调整经济结构,转移落后产能。另外管仲治鲁梁这故事,都是管仲自己瞎吹的,骗骗普通人也就罢了,你一个商人可不能上当啊。”

吴泽连忙点头应是。

解决了棉花的事情,胤祚的心情也轻松了一些,喝了一口手中的凉茶,压低声音道:“我今天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