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真心足矣

“魏王要走,就不多留了。”李长宁的语气有几分赶人走的意味。

武延基走了,韦氏让屋子里的宫女退下,留李长宁单独说话。

“女儿啊,你觉得魏王怎么样啊?”韦氏对武延基颇为中意,觉得他样貌出众,举止翩翩,又封了“魏王”这么尊贵的王位,实在难得。

“母亲难道忘了,他是武承嗣的儿子?”李长宁冷冷道,“武承嗣可是我们李家的仇人,他对付父亲、皇叔从未手下留情!”

“哎,那武承嗣不是已经死了么?这武延基性格温和,也不是什么坏人,你看他举止有礼,对你也很是钟意。”韦氏微微笑着,这可是门当户对的好亲事,“而且我们与武家人僵持太久了,陛下也希望我们两家能化干戈为玉帛,这武延基既然主动示好,我们何不给个台阶呢?”

李长宁心里憋屈,婚姻之事关系她终生幸福,韦氏怎么能够牺牲她的幸福来成就李、武两家的化干戈为玉帛。

李长宁红着眼道:“母亲答应过长宁,让我自己选一个喜欢的良人。母亲若是失言,只会叫我伤心!”

韦氏见女儿泪眼连连的样子,一下子就心疼了,上前安慰:“长宁啊,我也只是问问而已,没说要把你嫁给武延基啊。别生气,来,坐下,咱母女俩好好说。”

“长宁不喜欢的人,绝不嫁。”李长宁一口拒绝了母亲的提议,“我不会嫁给姓武的,母亲切勿勉强。”

这时父亲李显从内屋出来了,看到心爱的女儿委屈得要流泪的样子,心里说不出的心疼,赶紧上前柔声对韦氏道:“长宁的婚姻大事关系到终生幸福,可不能拿女儿的幸福去笼络人心。”

“好好好,我答应你就是了。”韦氏抱住李长宁,慈爱地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让你挑个满意喜欢的郎君行了吧。”

李长宁深深松了口气,母亲不再坚持就好,父亲母亲的话让她感觉到心里暖暖的。她知道武延基心里别有所图,否则不会连面都没看清就急着上门送礼提亲。

没过两日,高阳郡王武崇训就派人来邀请,请周王妃的长子与三个女儿参加后日他家举办的酒宴,宾客请的都是名门望族和皇室子弟。

李长宁手里捏着请柬沉目,真是怪事儿了,前阵子那继魏王武延基想方设法讨好他们,怎么今天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也开始动作了?

李重润怀疑武家人居心叵测,便不愿意去,直接回绝了韦氏:“母亲,既然是你答应的那就你去,我是不会去的!”

“你这孩子,说什么糊涂话,我都已经答应下来,你看着母亲的面子上就去这么一次吧。”韦氏无奈中带着点渴求的语气。

一旁的李裹儿和李仙蕙也收到了请柬,李仙蕙双手托着下巴:“我也觉得大哥说得有道理,若是他们不安好心呢?”

李裹儿则是不以为然道:“我们回长安才半年,多走动走动,认识结交些人也没什么不好。”

“长宁,你怎么想呢?”韦氏又看向了李长宁。

“大哥不愿意去,那便不去了吧。”李长宁面带轻笑,“母亲,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应邀啊。”

李裹儿撅起了嘴,她正想着参加这些盛门豪宴,可是她出风头的最佳机会:“姐!——”

李长宁淡淡瞥了眼李裹儿,脸上笑意更浓:“至于裹儿愿意去,那就让裹儿去。一家人嘛,总要去个代表。”

“哼,反正武家人搞出来的把戏,我是不会去的!”李重润撂下了这话,就负气离开了,他很不喜欢母亲与武家人亲近,可又阻止不得。

李裹儿睁大了眼,让她一个人去?自打来了宫里,她平日里便非常依赖李长宁,跺了跺脚撒娇:“长姐最疼我了,得陪我一起去!”

韦氏走到李长宁的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乖女儿,裹儿她小,有时候又不懂事,一个人去我不放心。这样吧,你们三姐妹就一起去看看。”至于固执的李重润,韦氏也奈何不得了。

李长宁眯了眯眼,这武崇训家的宴会,他那堂哥武延基是肯定要去的,李长宁却很不愿见到武延基:“母亲,我可以答应你。但你也要答应女儿一件事。”

“何事?”韦氏问。

“武延基若再对我有什么心思,母亲不可再委婉敷衍,帮我拒了!”李长宁道。

韦氏蹙了蹙眉,本来还想好好观察武延基的表现,纳入考虑名单。可韦氏见女儿长宁态度如今坚决,便叹气点头:“好吧。”

李长宁这次答应赴约,一来是给母亲留个面子,二来打算跟武延基说清楚,今后他也没有必要再送东西来。

魏王府邸,小堂内。

“哈哈哈,我们的三思伯父也不甘于落后啊,这一请就是请了周王的三个女儿。想来梁王是想为他的儿子武崇训从中挑选一个儿媳吧。”武延秀慵懒地坐在椅子上,左右都是美姬伺候着喝酒,十分逍遥快活。

武延基在偏厅里来回踱步,感到颇为心烦,后日他打算再跟李长宁示好,可又担心李长宁冷漠拒绝不给面子。父亲大人去世后,到底他也是武家之长了,得把握好那个度才行。

可没想到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在这个时候也出手了,如此武延基更要加紧脚步,不能事事都让武三思他们给抢了先。

“哥,你真想娶李长宁?”武延秀一口喝下旁边美姬递到嘴边儿来的美酒。

“唉,可我已经去过几回了,上回见了李长宁,她对我不冷不热。”武延基颇为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