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军马部署过后,杨谅满脸的兴奋,似乎已经看到了不久之后的胜利,或许,大隋未来之主,将是他的位置。
当晋阳这一方紧锣密鼓地调动兵马的时候,杨广在皇宫内,也频频宣召大臣进入禁宫内,商议对策。
经过一番讨论,杨广还是觉得把这次统帅反叛的重任交给杨素,才能让他放心,因为杨素的战绩从无一败,用兵无常规,能打各种场合的战役,军纪严明,不论从战绩还是威望而言,都足以威慑军心。
杨广自知刚登基不久,地位不稳,还面临朝着许多势力和门阀的抵触,杨谅的起兵,无异于把他推到了火架上来烤,熬不过去,就要成飞灰,熬过去,他就能百炼成金。
但是,他的朝廷大军,只能短期内聚集十万人马,与敌军三十万相差悬殊,要一鼓作气,不能失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纵观朝廷中,能让他放心的人,也只有杨素了。
“杨卿,这次以你为帅,汝觉得,当选哪一人为副帅跟随?”杨广客气询问。
杨素沉思一下道:“周罗睺将军吧,他跟去,一来跟萧摩诃熟悉,能了解对方的战术打法,另外,可以给朝廷内外的人瞧一瞧,陛下是重用那些从江南来关中的降将的!”
“如此甚好!”杨广也觉得大有道理。
杨素忽然又道:“还缺少一位先锋将,老臣想调一人,就是罗昭云,他年纪轻,是可塑造之才,也是一员福将,有气运加身,对行军出征有助力。”
“他,福将?”杨广思忖了一下,想到罗昭云的起步和提拔,还真是步步生莲,非常顺利,有福气加身一般,对他夺权登基也有了巨大帮助,的确是一员福将,于是,首肯准奏了。
ps:金戈铁马的画卷,重新要开始了!自此热血不断,平汉王,战吐谷浑,雁门之乱,三征高丽!罗昭云的身影,将贯穿始末!
。
杨谅起兵谋反,招兵买马,磨刀霍霍,声势壮大,北方顿时调动兵马,一片紧张备战额度气氛。
这杨谅是杨坚的第五子,都说老幺吃香,果然不假,杨坚对这小儿子最宠爱,不但给他兵权,总领北齐旧境五十二州,还有法律权力,杨坚对他放松警惕,不顾开皇律约束,让他便宜从事。
在财政上,怕他缺钱,所以特许他造钱,享受特权,如同一个地方割据的藩王一般。
几年下来,杨谅图谋已久,身边也收拢了不少怀才不遇的人,比如王頍、萧摩诃等人,都是朝廷边缘人物,却有大才干,渴望从龙之功,纷纷拥护杨谅。
这五十二州城,至少有十九州的刺史和府兵将军,同时相应杨谅起兵。
不出七日,大军已经凑足了三十万众,其中五万的骑兵,声威强大。
晋阳宫,杨谅把它作为了自己的行宫,暂时号令群雄,接受朝拜拥护之地。
早在东魏孝静帝武定三年,权臣高欢开始在晋阳县修筑晋阳宫,并在天龙山开凿石窟,建避暑宫。
隋文帝开皇九年,还是晋王的杨广,来此扩建晋阳宫,并在晋阳宫外筑周七里、高四丈的宫墙,初名“宫城”,隋文帝更名为“新城”,以区别于原有的大明城。开皇十六年,杨广又下令建筑仓城,城周八里、高四丈,东城墙与新城西城墙相连。
如今杨谅起兵之后,俨然把晋阳宫当成了自己的宫城。
宫苑内,竹木葱郁,生机勃勃,碧波荡漾,涟漪阵阵,小桥流水,假山飞瀑,花圃中点缀着藤萝、月季、蔷薇、牡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