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自惭形秽

大明狂士 随清风去 2494 字 8个月前

谁不向往这样的生活?可是也只能在想象里梦想了。

“岂惟芳樽獨,良朋为我娱。大国多名材,千里不相殊。”范弘道诵读了最后四句。如果说刚才是写景,收尾四句就是写人了。

而院中读书人听到最后这四句,顿时就像是从梦中醒来,不禁面面相觑。

他们只是混口饭吃的扑街读书人而已,互相吹捧抬轿子或许是有的,但仍有自知之明。“大国多名材”这种话,是他们万万当不起的!

都沦落到为了一年二十两束脩的抛头露面的地步,还敢说什么“大国多名材”,那不是自不量力的坐井之蛙吗?说出去都让人笑话!

诗中繁花似锦,现实却如此冷酷,一时间院内清静下来了,没人想说话。

片刻后,还是范弘道悠悠叹道:“这才是在下想象中的文人雅集,聚会应景之作啊。”

然后他环视四周,神态变得悲伤起来,“但是眼前此情此景,举目所见,实在是.抱歉,在下真的不想为这样平庸的现实写平庸的诗,惟愿长醉不愿醒啊!”

实在是什么?范弘道只说了半句,但一切尽在不言中。

反正别人懂了,为什么范弘道先前会说“眼前情景配不上他的诗”,为什么范弘道会说“怕坏了兴致”。他说的一点也没错,确实配不上,甚至还会让人生出自惭形秽的心情。

更没人想说话了,只有王掌柜在暗暗冷笑。机智的王掌柜早就看穿了一切,这范秀才不管干什么,本质上都是为了装逼!

别人听到范弘道的诗后,觉得自惭形秽配不上,那岂不隐隐然对范弘道也自惭形秽了?这种心理情境转移的把戏,骗不过他王掌柜!

此时此刻,堂屋门帘内有人惊呼道:“小姐!你怎么哭了?”一句话瞬间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果然隐隐约约听到了几声抽泣。

范弘道久久无语,他最讨厌意外了!又是这位张小姐,哭你个头啊,又来抢什么风头?

第十二章自惭形秽

原来这摸不清来路的张小姐是评委啊!范弘道有点生气的向王掌柜问道:“如此重要的消息,你怎么不早说?”

不怪范弘道生气,如果早知道张小姐是评委,他刚才又何苦与张小姐针尖对麦芒?女人都是爱记仇的,千算万算,本来一切尽在掌握,却在张小姐这里多了个变数!

“我先前也不知道。”王掌柜叫屈道,“也就是刚才与东家说话时,才从东家口风里听出点意思。”

按下范弘道与王掌柜的碎碎念不表,却说主人家杨朝奉站在月台上,说要加试一道题,院子又清静了下来。

无论是前来应聘的读书人,还是几个掌柜,都屏息静气的仔细听着新题目。到了这个程度谁还能不明白,也许这一道题目就能决定众人去留了。

杨朝奉便将题目说了出来:“今日诸君聚集在我杨家,让我杨家蓬荜生辉,便以此为题,请诸君做诗记之。”

这也是个很寻常的题目,并不算出奇,在众人预料之中。第一道题是考经义,第二道题是考对答,第三道多半就是考诗词了,都是老套路。

院里这些读书人虽然学问不见得精深,但好歹也都是读过四书五经、练过文章诗词的,按着格式做几首诗问题不大。就是这水平和质量不必抱太大指望,大概只比打油诗强一些而已。

不多久,就有人作出诗来了,摇头晃脑吟诵了一遍。其后别人也纷纷跟上,将自己作品献给了杨朝奉,不到一炷香时间,就有七八首了。

短时间内也写不出太长的,全都是绝句。用的也都是秋高雁去日、嘉朋会此时之类的通俗字眼。不过好在大家都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强多少,矮子里拔将军而已。

一时间院子里又熙熙攘攘的热闹起来,你说我做得好,我说你这句妙,只有一个人无动于衷。却见范弘道站在树荫下闭目养神,超然物外。

而王掌柜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围着范弘道团团转,这范秀才关键时刻怎能掉链子了?别人都把题目诗词做出来了,他还在一动不动是什么意思?

李掌柜瞥见范弘道,又靠近了几步,开口问道:“范朋友为何独自在此?莫非抓耳挠腮的写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