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书仪千字文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2325 字 8个月前

见高岳没有断然否决,吴彩鸾的语气也松动了,“马上日近黄昏,就在写经坊吃吧,我顺便给你几样好东西。”

临近申时终结,长安春季的阳光已很暖和地播洒在写经坊的小院当中,在小院靠外的一所小抱厦里,高岳站在门口,手里捧着黄大娘送的鸡卵——已被吴彩鸾蒸熟,敲开个小口,高岳就用小细勺子伸进去舀着吃。

吴彩鸾拍拍巴掌,指着小抱厦里的书架,意思是好东西全在里面。

接着她取出两本卷轴来,书目标签上一个写着《大唐吉凶书仪全鉴》,另外个则写着《智永禅师千字文》,交到高岳手里。

“那个,王羲之的真迹早就被收罗到宫中去了,民间多习智永的千字文,你可以边看边练习;而这本大唐吉凶书仪全鉴可是真正的珍品,原本藏于官府和士大夫家中不外传的,是我机缘巧合下抄录珍藏起来的。”

高岳接过来,只见厚厚的卷轴里插满了叶子(类似书签),数了数足有三十片,分别写着“年序凡例”、“节候赏物”、“诸色笺表”等,还有“四海吉书”、“妇人吉书”、“诸色祭文”等,“官场、家庭、友人、僧道、士庶的书仪无所不包,怎么样够意思吧?以后高郎君你一辈子都能用得上。”

吴彩鸾说得其实没错,高岳这三十贯花的是值得的——所谓书仪,便是士子庶人、官府民间往来的书信规范,这些对于刚刚踏入大唐社会的高岳来说太重要了,正如吴彩鸾所言,能用得上一辈子。

“多谢炼师!”高岳这才放下了鸡卵,喜笑颜开。

吴彩鸾嗯了声,接着就带着狡黠的语气问,那炼师我要去抄胜业寺的经文,三种杂事高郎君愿不愿意替我去做呢?

“当然愿意。”这下高岳答应得非常干脆,“只是不知道炼师可否能告诉晚生,何时这书法才能肄业呢?”

吴彩鸾的表情变得严肃,她从书架上抽出卷抄录完毕的佛经来,一看是《妙本莲花经》,翻到了末题尾处,上面一行行写着人物的姓名,抄经人、装潢手、初校、再校、三校、详阅、监制诸人的名字清清楚楚写上其上,其中抄经人的名字赫然是“钟陵经生吴彩鸾”。

“什么时候你的名字可以问心无愧地写于其上,便是郎君肄业之时。”

很快,高岳就把吴彩鸾所赠的书仪发挥出了作用。

这数日来,晚上他回国子监帮些女施主抄佛经,上午就对着《智永千字文》练习书法,下午就端坐在写经坊内院子里,要免费给街坊们写书仪,于是四周各坊的居民络绎不绝登门求助。

“学士学士,我有个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信,你帮我看看,顺带替我回个书仪问候。”胜业坊的徐老丈带来一筐胡麻饼。

“没问题,现在是二月,唔好叻!”说着,高岳抽出张纸来,很熟练地用铅石在其上打上了一行行“乌丝栏”,然后提起笔写起来:

“吾友某某

答书曰:

岁暮将终,青阳应节,和风动纳,丽景光晖。加以翠柳舒鳞,低桃结绿,想俊遨游而缘地;从赏嘉宾,酌柱醑以申心,玩琴书而写志。每念披叙,聚会无因,谨遣数行,希垂一字。

友徐七

大历十二年二月望日”

接下来是个戴着帷帽面纱的民妇,提来半篮鸡卵,说丈夫出门在外三年,先前给她来信,她不识字,请学士为她回信。

“没问题!”高岳便再次提笔,写道“拜别之后,道路遥长,贱妾忧心,形容憔悴。当去之时,云不多日,谁想一别,春秋三载。翁婆年老,且得平安。家内大小,并得寻常”

“告诉我夫君,他去年还添了个丁,是男孩。”那妇人揭开面纱笑吟吟补充道。

“好。”高岳不及多想,便准备补上些喜得贵子的吉利话在书仪之上,不过很快,“嗯?谁想一别,春秋三载”,然后怎么去年就“添丁”了

于是只能硬着头皮,胡乱凑上几句“夫君有梦,贱妾有应,前年坠盘,忽感而孕,落地成麟,千喜万幸”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