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49章

沈掌柜拿了一颗放进嘴里,细细品尝了一番,目中精光一闪,心思连番转动。

这果脯,是好东西。

用小瓷瓶装了,卖给县城、府城那些高门大宅后院的女眷,定然非常受欢迎。

可惜这小掌柜不卖方子。

也罢,这中间的差价也足够赚了,毕竟是新奇吃食,价钱能卖得上去。

沈掌柜问道:“这果脯怎么卖?”

灵疏道:“零卖四十文一罐,您要是要得多,就给您算三十八文,这一罐大约有两斤呢。”

山楂做成果脯大小会缩水,一斤鲜山楂做不出来一斤果脯,而且果脯的工序比山楂酱要复杂许多,处理好山楂之后,要先用盐水浸泡,用以固定颜色,熬煮的火候又要拿捏到位,用糖腌渍时不能搅动,以免破碎,最后还要高温烘烤,是以果脯的价钱要比山楂酱贵很多。

“你家有多少罐?”沈掌柜又问。

灵疏道:“家里那些暂时没装罐,但总也有上千斤,您要多少?”

其实家里没有这么多果脯,还有很多鲜山楂没做出来呢,山上的山楂也还多着,全部都摘回来的话不止千斤,上万斤都是能有的,家里雇的人也正一刻不停地做着,灵疏说的这个数字,是他估计了一下鲜山楂做成果脯的大致斤两,要是这沈掌柜要的多,回头加班加点做出来就行。

沈掌柜沉吟了一下,这才道:“山楂果脯五百斤,山楂酱也要五百斤,送到‘盛香居’来,什么时候能送?”

灵疏飞快地在心里算了一比账,山楂酱要的多每罐也给他便宜一文钱好了,一共是一万四千多文,也就是十四两多银子。

“一共是五百罐,我家给您送的话您得添点儿运费,我家可没有车,‘盛香居’家大业大想必自己有马车吧,我觉得您还是自己过来拉省钱点儿,”灵疏笑道,“后天就能做好,您看您要不要留点押金?”

沈掌柜一想也是,自家本来就有车,何必多出一笔运费,便点头道:“就按你说的,后天我们过去拉。”

完了二话没说,直接给了灵疏五两的银锭做押金。

灵疏笑眯眯地接了银子,与沈掌柜约好了送货的时间,目送着沈掌柜离开了。

“快给我看看!”等沈掌柜一走,严大川立马小声喊道,“我还没摸过五两的银锭呢!”

陈兰芝急道:“让我也看看!”

灵疏笑着把那一小锭银子给了大哥大嫂。

也不怪严大川和陈兰芝这幅表现,他们家这段时间是挣了不少钱,算算这些天卖果酱糕的银子加起来也有十多两了,但全是铜板儿,因为家里一直要用钱周转,也没去钱庄换成银子。

五两银子的银锭,他俩见那些有钱人家的用过,可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摸到呢!

严大川甚至把银锭放在嘴里咬了咬,被陈兰芝敲了个暴栗。

“咱们家以后会有很多银锭的!”灵疏用肯定的语气道,随后又说,“今天不卖了,早点回去给沈掌柜准备货去。”

婉儿还小,陈桂花给她弄了点儿鱼汤泡馒头吃,灵疏夹了点儿鱼肚子上的肉给婉儿,又分给亮亮一点。

“这鱼真鲜!”严大川一连吃了三个大馒头,还在拿第四个。

“嗯嗯,好吃好吃!”严家老爹严有福埋头吃鱼,觉得自己没空说话。

四岁的婉儿乖乖坐在凳子上用小勺子吃饭,她看着灵疏,认真地问道:“小叔,咱们明天还能吃鱼吗?”

灵疏摸摸小丫头的头,“回头小叔教你奶奶和娘做会了,咱们天天吃鱼。”

“说啥话呢,”严有福翘着胡子斥道,“你不当家不知当家的苦是不?咱家哪有钱天天吃鱼?”

灵疏笑道:“往后就有钱了,不信您问问大哥大嫂,咱家的果酱米糕卖的可好了,今儿上午挣了三百来文,后天还去王家庄卖呢,大家快吃饱了下午要开始忙活了,得把米浆先发好,这回得发不少,别到时候不够卖。”

“啥?”严有福停下筷子,惊道,“三百文?!就半上午?!”

“是啊!”灵疏笑眯眯点头。

严大川也忙点头,表示没错。

严有福眼睛都直了:“我的个乖乖——那要是卖上一天——”

“那就有好几千文呢。”灵疏接话道。

严有福手都发抖了,他这是兴奋的,一天就几千文啊!那就是好几两银子!全家人种地一年到年底也才能余个两三两银子!

陈桂花听了也是暗暗吃惊,不过她还能沉得住气,一巴掌拍在自家男人头上,“快吃!吃了赶紧帮灵疏干活!”

“哎,好,好!”严有福乐得唏哩呼噜喝汤。

吃完饭,灵疏就开始安排事儿了。

米粉剩的不多了,得拿大米去村里石磨那边磨。

严家村就一个石磨,在村长家前面,也只有一家人养了拉磨的驴子,就是村长儿子家的,这驴子养来就是专门拉磨的,村里人要用,就给村长儿子严承志家点儿粮食,或者是给几文钱,管驴子一顿草料。

灵疏和严有福爷俩一块儿去借了驴子,让自家老爹看着驴拉磨,灵疏就回家去了。

家里米粉还剩下点儿,调米浆得灵疏亲自动手,其他人都掌握不好分寸,调的时候他让大嫂陈兰芝跟着学,以后这事儿打算教给她。

“调米粉的水一定要烧开了再晾凉,”灵疏叮嘱道,“桶里不能装满了,发酵了会变多,这个大嫂应该懂的,糖放这么多就够了,等它起泡,现在天还不太冷,发酵快,要是冬天怕是得捂着点。”

陈兰芝看得很认真。

灵疏调了几大桶米浆,盖好盖子放在一边等着发酵,这才和自家大嫂带着两个孩子一起上山去摘山楂。

严大川早早就先上山去了,灵疏估计他这会儿都该摘了一背篓山楂,说不定正往回走。

后山的树林一眼忘不到边,大片大片的野山楂树,现在正是秋天,那树上结的果子都没人吃,严家村的人都嫌酸。

那会儿灵疏正犯愁做点儿什么赚钱,跟严大川一块儿上山砍柴的时候,发现了这片山楂林子,顿时就眉开眼笑,要去摘山楂,还要严大川帮忙,严大川哪儿肯帮,那红果子又酸又涩就是看着好看,根本不能吃。

无奈灵疏只得自己摘了半背篓回来,也没捡柴火,好在回来也没人骂他,他就把山楂做成了山楂酱,一家人尝了都觉得好吃,稀奇得很。

今天卖的那米糕上蘸了这山楂酱,也很是好卖,严大川自然也知道这山楂酱的好了,灵疏一开口他就二话不说先上山摘山楂去了。

亮亮和婉儿两个小的就是跟着去玩儿的,灵疏之前在他的母星上算是个大龄青年了,一直没结婚也没孩子,其实他还挺喜欢小孩的,也不介意带着亮亮和婉儿玩。

几个人有说有笑的往山上走,进了那片野山楂林子,果然遇见了要回家的严大川。

严大川放下背篓歇口气,对灵疏道:“小弟,我看那红果子都要熟透了,有的已经开始烂了,过不了几天只怕就没法吃了,这果酱糕怕也卖不了几天。”

挂在树上的果子时间长了不摘,自然就会烂掉,这个担忧灵疏知道,便点点头,“大哥你别担心,卖不了果酱糕咱还能卖别的。”

“王家庄的集还没到呢,你贪心什么呀?”陈兰芝嗔了自己男人一眼,“能挣多少就是多少,都听灵疏的,灵疏比你有点子多了。”

“哎,听小弟的,”严大川笑出一口白牙,挠了挠头说,“我先回去一趟马上再来,争取多摘点儿吧。”

山上不仅有山楂,有个山沟沟里还长着很多野葡萄,灵疏这次没摘山楂,带着婉儿和亮亮去摘野葡萄吃,两个小的吃得满手都是紫色的汁水。

见灵疏摘了很多野葡萄,陈兰芝忍不住开口道:“那山葡萄好吃是好吃,但是吃多了也麻口,都给我别贪嘴,况且这东西又存不住,吃不完几天就坏了,摘那么多回去也是浪费。”

“不要紧,我摘回去做别的呢。”灵疏笑着道。

他打算回去做葡萄酒试试。

陈兰芝那背篓里摘满了山楂,灵疏的背篓里也装满了野葡萄,几个人便原路返回。

严大川夫妻俩趁着天没黑又上山去了,这回灵疏没跟着去,在家处理葡萄。

把葡萄用水洗干净,摊开来晾干了,拿了个及膝高的圆肚子陶制的坛子,用手捏碎葡萄装在坛里,放上点儿麦芽糖,口上封了油纸,拿了盖子盖上,尽量密封。

本来灵疏以为自己手工做葡萄酒应该是用白砂糖,他还担心这时代没有白砂糖酿不出葡萄酒,后来他在光脑里查了下资料,才知道麦芽糖能提高酒的品质,改善口感,这才松了一大口气。

这会儿也没那么高的条件,密封的办法只能这么弄,只要步骤不错,不出意外这次的葡萄酒应该会成功

灵疏把坛放到家里地窖里,就先不管它了,接着去做山楂酱,他还留了点儿野葡萄,一会也做点葡萄酱。

山楂现在主要是干娘陈桂花帮着在处理,两头切掉,中间的核也挖掉,灵疏把山楂切碎一点,放在锅里煮。

因为没有工具榨成泥,煮的时候还得一边煮一边搅拌,等煮得差不多了,再加上麦芽糖,起锅放凉了,再装到特意买回来的两个巴掌大的陶罐里。

灵疏抽空去村里李木匠那儿订了十个竹筐,买了不少盖帘回来,第二天接着又忙活了一整天,到晚上的时候做出了好几十个大块儿的米糕出来。

王家庄的集市时间到了。

王家庄也是个镇子,下面那些村子加起来人口和定春镇差不多,离严家村十来里路,也是临近的三个有集市的大镇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