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49章

陈桂花听了也是暗暗吃惊,不过她还能沉得住气,一巴掌拍在自家男人头上,“快吃!吃了赶紧帮灵疏干活!”

“哎,好,好!”严有福乐得唏哩呼噜喝汤。

吃完饭,灵疏就开始安排事儿了。

米粉剩的不多了,得拿大米去村里石磨那边磨。

严家村就一个石磨,在村长家前面,也只有一家人养了拉磨的驴子,就是村长儿子家的,这驴子养来就是专门拉磨的,村里人要用,就给村长儿子严承志家点儿粮食,或者是给几文钱,管驴子一顿草料。

灵疏和严有福爷俩一块儿去借了驴子,让自家老爹看着驴拉磨,灵疏就回家去了。

家里米粉还剩下点儿,调米浆得灵疏亲自动手,其他人都掌握不好分寸,调的时候他让大嫂陈兰芝跟着学,以后这事儿打算教给她。

“调米粉的水一定要烧开了再晾凉,”灵疏叮嘱道,“桶里不能装满了,发酵了会变多,这个大嫂应该懂的,糖放这么多就够了,等它起泡,现在天还不太冷,发酵快,要是冬天怕是得捂着点。”

陈兰芝看得很认真。

灵疏调了几大桶米浆,盖好盖子放在一边等着发酵,这才和自家大嫂带着两个孩子一起上山去摘山楂。

严大川早早就先上山去了,灵疏估计他这会儿都该摘了一背篓山楂,说不定正往回走。

后山的树林一眼忘不到边,大片大片的野山楂树,现在正是秋天,那树上结的果子都没人吃,严家村的人都嫌酸。

那会儿灵疏正犯愁做点儿什么赚钱,跟严大川一块儿上山砍柴的时候,发现了这片山楂林子,顿时就眉开眼笑,要去摘山楂,还要严大川帮忙,严大川哪儿肯帮,那红果子又酸又涩就是看着好看,根本不能吃。

无奈灵疏只得自己摘了半背篓回来,也没捡柴火,好在回来也没人骂他,他就把山楂做成了山楂酱,一家人尝了都觉得好吃,稀奇得很。

今天卖的那米糕上蘸了这山楂酱,也很是好卖,严大川自然也知道这山楂酱的好了,灵疏一开口他就二话不说先上山摘山楂去了。

亮亮和婉儿两个小的就是跟着去玩儿的,灵疏之前在他的母星上算是个大龄青年了,一直没结婚也没孩子,其实他还挺喜欢小孩的,也不介意带着亮亮和婉儿玩。

几个人有说有笑的往山上走,进了那片野山楂林子,果然遇见了要回家的严大川。

严大川放下背篓歇口气,对灵疏道:“小弟,我看那红果子都要熟透了,有的已经开始烂了,过不了几天只怕就没法吃了,这果酱糕怕也卖不了几天。”

挂在树上的果子时间长了不摘,自然就会烂掉,这个担忧灵疏知道,便点点头,“大哥你别担心,卖不了果酱糕咱还能卖别的。”

“王家庄的集还没到呢,你贪心什么呀?”陈兰芝嗔了自己男人一眼,“能挣多少就是多少,都听灵疏的,灵疏比你有点子多了。”

“哎,听小弟的,”严大川笑出一口白牙,挠了挠头说,“我先回去一趟马上再来,争取多摘点儿吧。”

山上不仅有山楂,有个山沟沟里还长着很多野葡萄,灵疏这次没摘山楂,带着婉儿和亮亮去摘野葡萄吃,两个小的吃得满手都是紫色的汁水。

见灵疏摘了很多野葡萄,陈兰芝忍不住开口道:“那山葡萄好吃是好吃,但是吃多了也麻口,都给我别贪嘴,况且这东西又存不住,吃不完几天就坏了,摘那么多回去也是浪费。”

“不要紧,我摘回去做别的呢。”灵疏笑着道。

他打算回去做葡萄酒试试。

陈兰芝那背篓里摘满了山楂,灵疏的背篓里也装满了野葡萄,几个人便原路返回。

严大川夫妻俩趁着天没黑又上山去了,这回灵疏没跟着去,在家处理葡萄。

把葡萄用水洗干净,摊开来晾干了,拿了个及膝高的圆肚子陶制的坛子,用手捏碎葡萄装在坛里,放上点儿麦芽糖,口上封了油纸,拿了盖子盖上,尽量密封。

本来灵疏以为自己手工做葡萄酒应该是用白砂糖,他还担心这时代没有白砂糖酿不出葡萄酒,后来他在光脑里查了下资料,才知道麦芽糖能提高酒的品质,改善口感,这才松了一大口气。

这会儿也没那么高的条件,密封的办法只能这么弄,只要步骤不错,不出意外这次的葡萄酒应该会成功

灵疏把坛放到家里地窖里,就先不管它了,接着去做山楂酱,他还留了点儿野葡萄,一会也做点葡萄酱。

山楂现在主要是干娘陈桂花帮着在处理,两头切掉,中间的核也挖掉,灵疏把山楂切碎一点,放在锅里煮。

因为没有工具榨成泥,煮的时候还得一边煮一边搅拌,等煮得差不多了,再加上麦芽糖,起锅放凉了,再装到特意买回来的两个巴掌大的陶罐里。

灵疏抽空去村里李木匠那儿订了十个竹筐,买了不少盖帘回来,第二天接着又忙活了一整天,到晚上的时候做出了好几十个大块儿的米糕出来。

王家庄的集市时间到了。

王家庄也是个镇子,下面那些村子加起来人口和定春镇差不多,离严家村十来里路,也是临近的三个有集市的大镇子之一。

谢谢大家支持正版么么哒而且灵疏给钱给的这么爽快,他们两口子干活也干的高兴。

田金香又把自己带过来的篮子拿出来,道:“这里头有几个鸡蛋,给亮亮和婉儿吃。”

灵疏知道她这是还自己那山楂酱的礼,也没推辞,接下了篮子。

第二天陆续就有村里人背着背篓上门来送山楂了,有的人只带来了几斤,可能是怕摘多了严家给不出工钱来,就少摘点儿试试。

灵疏也不管送来多少,刨除没熟的、烂掉的,全都接收,也都是按斤两给钱。

村里的人后来见严德贵都是满背篓的往严大川家院子里送,工钱也是现场就给的,大家那点儿怀疑的心思也就放下了,后面两天送山楂过来的人就多了起来。

灵疏估计着后山那片野山楂林怎么也能有上千亩,不过因为是野生的,没人管理,果子结的小,能吃的不多。

但就算是这样,院子里的山楂也堆成小山了。

人手不够,灵疏又雇了些村里人帮忙熬山楂,家里的灶不够用,还借用了严德贵家的,还有右边邻居陈水牛家的,只不过给山楂酱加糖这道工序都是他自己亲自做。

山楂太多了,也不能全做成山楂酱,灵疏便准备弄点儿山楂果脯,再做点山楂糕。

山里那片野葡萄也让人给摘回来了一些,但毕竟数量少,只做出了几坛子葡萄酒,余下的一些做了点儿葡萄酱。

宣平镇集市的时候,灵疏和自家大哥大嫂照样带了十来筐米糕过去,一同带去的还有不少山楂酱,卖米糕的时候顺便也卖了不少山楂酱,更是有个宣平镇上的富户一下子就买走了二十罐山楂酱,说是之前吃过这个酱,觉得好吃,要拿去送礼。

如此又忙碌了两天,定春镇的集市又到了。

这年代陶罐的密封性不太好,山楂酱不能保存很久,必须要尽快卖出去,这回灵疏去定春镇,就是要想办法卖自家的山楂酱的。

集市依然是人山人海的,灵疏家的果酱糕之前在这附近的三个镇子都卖过了,毕竟是新鲜吃食,再加上灵疏俊秀的长相令人印象深刻,现在他家这果酱糕的摊子很是有些名气,慕名而来的人很多。

今天他们带来的米糕完全不够卖,幸好灵疏让带了不少山楂酱来,再说本来米糕就不是什么稀罕的吃食,山楂酱才是大家没见过的东西,是以山楂酱卖得非常好。

米糕卖完了灵疏也就相对轻松点儿了,每块米糕上都需要用小勺子舀了山楂酱蘸在上面,这活儿很繁琐,每次半天下来灵疏胳膊都是酸的。

灵疏和自家大哥大嫂在摊位后面坐着闲聊,一边守着摊子,正说着话,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个随从过来了。

灵疏忙站起来招呼人:“今天米糕卖完了,还有山楂酱,您要买点儿么?”

那随从一身干净的短打,开口道:“这位是我们‘盛香居’的沈掌柜,今儿来呢,是想问问小掌柜你这山楂酱的方子卖不卖?我们掌柜出五两银子买你这方子。”

五两银子真心不少了,这要是放在以前,严大川和陈兰芝只怕是会被吓着,一个果酱糕的方子,就能卖五两!

但是前两次王家庄、宣平的集市和今天定春的集市,这几次卖果酱糕,哪次不是能挣个好几两银子的?

现如今他们还真的不稀罕这五两银子。

见灵疏不说话,那沈掌柜开口了:“我们‘盛香居’买了这方子,你家也还可以照样做买卖,这又不冲突,小掌柜难道是嫌钱少?那十两银子如何?”

价钱一下子翻了一倍,又听这沈掌柜说自家还能继续卖这山楂酱,不是买断方子,这下严大川和陈兰芝都有点儿心动了。

灵疏淡淡一笑,方子他是会卖的,但不是现在。

“盛香居”是定春镇最大的酒楼,在定春镇屹立多年不倒,这要说背后没有背景,灵疏肯定是不会相信的。

灵疏猜测,这“盛香居”很有可能还是连锁的。

别看山楂酱的做法简单,平常人觉得这么个小吃食的方子卖上十两就了不得了,但这可是此前从来没有的吃食,整个大庆都是独一份,像“盛香居”这种大店,如果真在其他的县城有分店的话,拿着这方子能做出来多少山楂酱?能给“盛香居”带来多少收益?

再者说,就算“盛香居”卖不了那么多山楂酱,以他们的人脉,还能把这方子转卖呢,大庆国土何其大,到时候他们获利的就不是十两,而是几十几百个十两了。

“方子不卖,”灵疏道,“山楂酱我家倒多的是,沈掌柜您要想要的话,我给您便宜点儿,批发价,就不知道您能吃下多少了,想必您也明白,我家的山楂酱别说是定春镇了,便是整个大庆朝,也是独一份的。”

灵疏不担心自家的山楂酱卖不出去,至少短时间内是不担心的,山楂成熟期过了这个月就结束了,就算有人能研究出来山楂酱怎么做,等他们能做出来的时候,也没有山楂给他们用了。

过了这个村没那个店。

沈掌柜那表情明显是噎了一下,他本以为农家人没见识,给个十两银子买山楂酱方子是很容的事儿,哪知道面前这长了双狐狸眼的小掌柜,竟这么机灵。

灵疏又不紧不慢地笑道:“过完这个月,山楂就都烂在树上了,您要不买以后可就买不到了,我家这山楂酱可是紧俏得很呢,对了,还有山楂果脯,是新做出来的,这回我也带了点儿,您可要尝尝?”

“果脯?”沈掌柜一听顿时心中一动,道,“既然小掌柜邀请,那我就尝尝这山楂果脯吧。”

灵疏拿出个小罐子,用勺子舀了几颗山楂果脯出来,这果脯也是去了核的,红红圆圆一小颗一小颗的,光是看着就好看,再闻到那酸酸的香味,直让人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