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第一百零三章【二更】

寒松和灵璧听到声音回头望去,一个身坐莲台的年轻修士正朝他们奔袭而来,两人心中立马凉了半截。

“你看,我说御剑吧!”

灵璧拍着大腿后悔不已,逃命的时候还顾念什么修行啊,这下好了,人家追来了。命都保不住了,下辈子再修行吧。

和尚听到灵璧抱怨,侧过头:“那施主说眼下怎么办?”

灵璧右手虚晃一下,手中握了四张甲马:“和尚,你与我勉强算是有恩,我也不忍坏了你的佛心。”

她飞速的附下身子,啪啪啪啪清脆的四声,在二人的小腿上贴上了画满符文的甲马。

“跑!”

拉起寒松,灵璧高呼一声,两人抬腿便是急速的飞奔。

稳坐莲台的修士显然没有料到二人还有这样的招数,本来缓慢的步行,在贴上了什么东西之后,速度竟然如此之快。眼瞧就要追及之时,居然慢慢的维持起了这段不远不近的距离,还隐隐有越来越快的趋势。

不只是莲台上的城主惊讶,陪同灵璧一起奔跑的寒松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低头一瞧,自己的小腿上贴着两张纸质的骏马,身上一片雪白就连马鬃也不例外,而四个蹄子却毛色赤红。

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寒松问道:“长石观的蹄血玉骢?”

和尚也并非全无见识,早些年长石观观主曾骑着这匹宝驹来北山寺做客,身为武僧懒得进去听道,反正听了也听不懂。彼时的寒松倒是更愿意去照料道人这匹闻名小世界的骏马,故而今日一眼便认了出来。

灵璧目视前方,指尖不住的掐算着对他们最为有利的路线,头也不回答道:“你还有点见识嘛……这边走!”

寒松紧紧跟在灵璧身后,好似身后没有人追赶一般,仍有闲心继续询问:“可你是高岭门的法修,怎么会用道家的……”

“什么时候了还操心这个?等咱俩逃出城我再细细解释如何?”

回头看了看身后,两人几句闲话的工夫,一直紧咬着他们的莲台不见了踪影。灵璧不由得心生慌乱,手中掐算的速度更快。

“这边不行。”

她刚跑了几步,又拉着和尚调转方向,转身朝着另一条路飞奔而去。可还未走远,心神一动又是不安袭来。

“这边也不行!”

灵璧慌忙之下接连走遍了每一个方向,可掐算的结果都不如人意,最后只能站在原地停了下来。

“和尚,你看看我们该往何处去?”

寒松听了灵璧的话,开了慧眼朝四面八方望去,看完之后摇了摇头。

“你们哪都去不了。”

灵璧还未听到和尚的回答,有人率先发了声。

他二人齐齐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端坐莲台的修士面色苍白,身形羸弱。

“不要怕,我觉得咱俩能打赢。”

灵璧见这人体格瘦弱,心神稍定,也不知是在安慰寒松,还是安慰自己。

莲台上的修士仿佛听到了灵璧的话一般,睁开双眼望了过来。这一眼气势汹汹,带着元婴期大能的威压,灵璧和寒松顿时呼吸不畅,灵力一滞。

“施主,贫僧觉得打不赢。”

寒松倒是实事求是,整理了下僧袍站在原地,仍旧平静。

回头瞧了一眼和尚的表情,灵璧叹了口气,出家人还真是无欲无求,大敌当前岿然不动。

“两位道友,我已经说了留步,怎么还如此匆忙呢?”

莲台停在二人面前不远处,羸弱修士慢慢爬下来,站定后看向灵璧和寒松。身着灰色长袍并不起眼,唯独腰带处用彩色丝线绣了个精致的石榴状纹饰。

“晚辈见过百子尊者。”

灵璧半弯下腰,按照高岭门的规矩施了个礼。

行礼时需要低下头,她忍不住透透抬眼去瞧,这城主怎么和自己想象的差距如此之大。能诞下百子千孙的修士,不说健壮如牛,好歹也该是寒松这个体格吧?

此为防盗章,购买不足百分之六十,36小时候刷新可看哦门重重的关上,耳边传来了凡人们山呼佛爷仙子的声音,灵璧低头看着自己身上绑着的麻绳,嗤笑出声。

“我好歹也算是金丹修士,结婴之后都能自称本尊了,他们竟然用麻绳绑我?”

灵璧怒视着紧闭的门,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提了一口气灵璧闭上双眼,再睁开之时,便是破开绳索出去给这群凡人信徒一个教训之日。然而事与愿违,双眸睁开,绳索依旧稳稳的套在她的身上。

“这是怎么一回事?”

身上修为还在,唯独法术使不出来,挣扎了两下,还被麻绳在身上勒出了两道红痕。

“想来这便是金杯秘境的古怪之处。”

寒松朝灵璧抛了一个暂且安心的眼神,转而看向了被堵着嘴的那位儒修。

儒修身穿读书人的青色长衫,身形有些微微的圆润,将本来甚是风雅的长衫,映衬的有些臃肿。目光对上灵璧和寒松,他发出呜呜的声响。

若法术能用,灵璧自然不会看着一位同属金丹的道友遭受麻绳傍身这般羞辱,可眼下她也没有法子,只能投去同情的视线。

“先生莫急,我与和尚一定会找到法子逃离此地的。”

离开百子千孙城这段经历让灵璧对自己有了新的考量,然而带不带儒修她却没有承诺。

“呜呜……”

儒修似乎是有话要讲。

呜呜也没用啊,灵璧朝自己和寒松的身上努了努嘴,这不都绑着呢么。

就在她抱怨之际,一个灰褐色的小猴子从那儒修的怀中钻了出来,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了两圈,尾巴勾着儒修的脖子,嗖的一下子攀附了上去。

灰褐色的小猴仅有修士的手掌般大小,乌黑的眼睛甚是可爱。它的一只后蹄勾着儒修的耳朵,剩下的三只分工合作,几息之间就将绑在儒修耳后的腰带解了下来,顺带连堵着他嘴的布条一起丢在了地上。

儒修的脸和他的身体一般圆润,模样长得倒是颇为喜庆。

小猴叫了几声后,又以极快的速度窜到了儒修的身后,想要解开绑着他的麻绳,被儒修喝止了。

“好了,绳索暂且不用解开。”

他唤了小猴一声,猴子也很听话,立刻停了手里的动作重新回到了儒修的肩头。

“在下卢致远,皆礼院儒修。”

同寒松和灵璧打招呼之时,他倒有些后悔没教猴子解开自己的绳索了,传回师门显得他礼数不周似的。

“高岭门,灵璧。”

“北山寺,寒松。”

修真界有四大仙门,各门有各门的习惯,基本可以总结为以下的规律。

北山寺佛修:都行,可以,不要紧。

皆礼院儒修:稍等,抱歉,对不住。

高岭门法修:免谈,不行,讲规矩。

长石观道修:闭嘴!滚蛋!你麻痹!

今日在金杯秘境小小破庙里,竟然同时聚齐了三个也是当真不易。

“你这猴子?”

报上了名头,灵璧被卢致远肩头的小猴吸引了视线。

小猴清瘦,与它的主人大相径庭。

“两位道友应当已然知晓,法术在此处并无用处,倒是我这养在案牍间研墨的小猴能派上些用场。”

口中没有了布条,卢致远此人算的上健谈。

“先生怎么会沦落到这种境地?”

寻常人喜欢被称作道友,既显得亲切,又足够疏离,但灵璧知道,唯独皆礼院的儒修好为人师,不叫先生会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