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昨晚上码字码兴奋了发现字数爆表orz……本来还有些就没法放在这一章,所以可能今天会有二更hrsize=1要下雨了,铅色的云压在头顶,像凝结的水泥块。
工人们在抓紧时间做建筑表面最后的清理,把玻璃幕墙的部分清洗干净,明天这栋翻新的大楼就要马上交付校方,作为新的学生活动中心。
原本苏联时期援建的老楼摇身一变,成了现在s大里最新、最高、投资最多、设备最齐全的楼,连厕所都是全校最豪华的,但这栋楼几乎是每个人都要刻意去忘记的地方。
因为这里,就是臭名昭著的连环杀人案“死亡心理剧”的发源地。
在二十世纪末心理剧治疗方法由国外传入台湾,作为当时国内心理学专业实力最强的高校,为了引领时代潮流,“心理剧治疗法”被几位教授联名引入学校,单独开课,实为全国首例。
在那一时期,“心理剧”变成了最时髦的词,连晨练打个招呼的老爷爷老太太都要千方百计扯一扯这个陌生的词,就像展示新买的漂亮马甲一样挂一挂书袋。
万人称颂这神奇的方法,在某位领导点名评价后,其影响力更是越来越盛,报纸上随处可见某位可怜的病人如何如何在心理剧的帮助下重获新生。心理剧在一个又一个亦真亦假的案例下被推上神坛,甚至变成了包治各种疑难杂症的“偏方”,这种情况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八/九十年代的气功热。
但在最后,这股热潮却草草收场,没能和同时期的互联网一样幸运、成功掀起时代变革,相关资料和宣传都被暗地里销毁,只徒留一地鸡毛。
一切都是那场称为“死亡心理剧”的心理剧演出。
所谓“死亡心理剧”,实际上只是一场普及向的心理剧表演,当时就定在在这栋楼里的学术报告厅里演出,由当时最优秀的准治疗师作为“导演”,在社会各界人士中募集志愿者,聘请各位专家学者,宣传范围之广、投入之大,在当时简直令人咋舌。
s大的领导明显是要借此给自己的王牌专业塑出一个金招牌,在所有人面前抢回这个香饽饽的独占权,而他们也成功打造出了万众瞩目的效果。
每个人高呼“能够拨动人类内心的除了神还有什么?”每个人都渴望见证这伟大的一幕!
但是令人想不到的失误出现了,被募集作为心理剧主角的大学生因为治疗师的错误引导,在心理剧的几次彩排中出现了明显的异常,但每次都没有得到重视,最后在演出前一天,这位脆弱的女孩被发现在杂物间里自缢身亡。
当事人家庭关系简单,处理起来很方便,为了学校声誉,这桩案子被硬生生压下去了,没激起太大波澜。
几篇指责治疗师急功近利、漠视职业操守的文章发表隔天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主要媒体的风口纷纷转而指向当代青年心理脆弱、不堪一击。
一条人命造成的最大的影响也仅仅止于心理剧治疗热潮的褪去,悠久的时间会掩盖一切,所有人都忘记了当时那场轰动的心理剧、那位死在狭小房间里的女孩。
但有的人不会。
十二年后,学校的公共bbs上出现了一个名为“2003年s大心理剧汇演”的置顶帖子,里面只有一张模糊的海报照片,和六位主要人员的名单,分别为导演、戏剧督导、主角、和三位辅角。
这些人名都是红色的,只有主角的名字——纪柏雅——是灰色。
管理员没法对这个诡异的帖子进行任何操作,也不能查到其ip。任谁看见这个仿佛从过去穿过来的帖子,都会感觉到毛骨悚然,却又说不清其后原因。
几天之后,一位教师被当地晨练者发现溺亡在河中,死亡时间已经超过三天,身体严重浮肿,还被食腐的水生生物啃咬了大半。在同一时刻,bbs里那个诡异的帖子里一个名字也随之变成了灰色。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又一起分尸案出现,警方费了几周才勉强在各种地方把残肢拼凑起来,但唯独缺少了头颅。而虚拟空间内,帖子里对应的一个名字也随之变灰,像死者毫无生气的眼白。
这个诡异的情况很快得到警方重视,经核查,帖子标题里的“汇演”确有其事,海报也的确是当年展出的,这些名字也是有对应的人——最开始是字体灰色的主角就是当年自杀的纪柏雅,而接下来变灰的名字就是最近被杀害的受害者。
毫无疑问,这个莫名其妙出现的帖子就是凶手挑衅每一个人的死亡通知单,而这个残忍之人的目标也已经非常明显,就是为当年死去的女孩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