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各位更直观地感受到dr.luke和索尼发展这个组合的诚意和推广市场的能力,我认为有必要提前给你们透露下我们第一步的发展计划——即使这些目前还是机密。”
她这句话是直接对三个女孩子说的——为了用“一夜成名”的可能性来说服她们本人。
事实证明,这的确奏效了。因为艾米·罗宾森接下来的话是——
“我们有能力让你们出现在明年年初上映的《汉娜·蒙塔纳大电影》里。并有一首时长完整的歌曲展示,原创单曲,由dr.luke亲自创作。也就是说,最晚明年年初,你们就会有一首单曲问世。”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今天更晚了oo,主要几个细节需要查询,比如luke公司的成立时间和kesha签约时间的矛盾……好在最后看billbord网站上11年的新闻解开了疑惑。
看kesha的个人事业发展历程,dr.luke开始的确不重视她,不肯在她身上花时间。05年dr.luke就和keshe签约了,然后他自己就忙着给大牌们制作去了,kesha穷到端盘子。之后,她自己找了一家艺人经纪公司,签了一张唱片约,规定这个经纪公司如果在一年之内能给她想办法出一张唱片,可以分走她收入的20%;这中间有人挖掘她想把她签到华纳,但dr.luke不同意(就是不给你出唱片,也不让你走的意思)。后来她又尝试了另外两家唱片公司,都没成。
最后还是2009年kesha和rca、以及dr.luke三方签了一份很多张唱片的联合合约后,dr.luke才给她出了歌。
dr.luke自己的厂牌kemosabe其实在2011年之前就有了(维基百科显示kemosaberecord的成立时间是2011年),2011年之前叫kemosabe娱乐,很小,只能负责制作,但也能签人,所以在05年签了kesha。
11年kemosabe被完全划归到索尼旗下、正式作为record公司成立之前,只出过两张唱片,一张就是给kesha的,和rca合作;另一张是给一个小歌手的,华纳的。
11年据说索尼给luke了6千万,和他联合成立了kemosaberecord,并要求他未来只能给索尼旗下的艺人制作。
2013年katyperry的pri□□里面的制作人有luke,是他向索尼专门申请的,这做法挺不合规的,当时好多音乐媒体也都报道了。
由此可见,luke这人的确更看重他自己的名气,相较于公司和自己旗下的艺人来说……
kemosabe目前旗下的艺人,除了kesha,还真没几个拿得出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