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杬打开笔帽,随口帮她接上:“五年前。”
“啊,对对对!”
格莱优奖是世界级的一个音乐奖项,相当于电影界的奥斯卡,学术界的诺贝尔。其中奖项设置繁多,纪杬在二十岁那年获得了最佳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奖。
这个奖,对她来说意义重大。
不仅仅是它的含金量在这之后大大改善了纪杬的生活水平,更是……它承载了另一个人的梦想。
被埋在黄沙中的记忆被风吹开一角,纪杬有须臾的出神。
宛尔歪头看着她突然定格住的动作,试探地呼唤:“纪杬老师?”
纪杬回过神,垂了垂眼帘,两三下在空白处签上自己的名字,“叫我纪杬就行。”
本子另一边是宛尔的笔迹,是一段简谱,有几处涂改或划掉重写的痕迹。
“这是?”纪杬在心里默哼了出来,很不错的一段旋律。
宛尔脸有点儿红,踌躇地搅了搅手指,小声问:“我自己随便写写的。纪杬老……呃,小姐姐,你觉得怎么样?”
她说叫纪杬就行,可宛尔怎么都觉得不加老师两个字有种不知天高地厚的感觉,想了想,还是“小姐姐”比较不得罪人,还比较实在。
宛尔当时在微博看到《面具》的预告里作曲人那栏“纪杬”两个字,整个人差点儿跳起来。
格莱优奖虽然很有名,但古典音乐一类的奖项对普遍的群众来说算是冷门,关注这一块儿的大抵只有古典乐的爱好者和这方面专业的人。
当时她看到这条微博,还没把那个人间自有真情在的小姐姐和纪杬这个名字联系起来。
直到她拿起旁边的水灌了一口,猛然想起遇见真情小姐姐那天,那个半路遇到的吊儿郎当变态男,是怎么叫小姐姐来着的?
——纪,yuan,第二声。
那不就是,纪……杬?
醍醐灌顶。
宛尔跳了起来。
更没想到的就是,她上完声乐培训从八楼下来,在三楼直接跟人间自有真情在的纪杬老师打了个照面。
这不怪她当初见面没认出来,当时她刚和她妈吵了一架,整个人都不怎么在状态,隔着电子屏幕见过的人就这么毫无预兆地出现在自己面前,谁反应得过来?
宛尔悄悄打量纪杬,她曲指拖着下巴,双眼凝视着小本子上的简谱,声音很轻地哼唱出声。
轻缓的旋律,低冷的嗓音,让宛尔想到了希腊神话里的海妖。
神话里描述说,海妖有着美丽的外貌与美妙的歌喉。
就在她逐渐发起呆时,海妖的低吟停止,纪杬合上小本子,连同笔一起还给她,脸上带着微微笑意:“挺好的,只有这一段么?”
宛尔不好意思:“嗯……这就是灵感突发写的。”
“学过作曲吗?”
“没……”她声音弱了些,“我自学的……”
“难怪,”纪杬说,“旋律的感觉可以,再注意一下节奏的规律,会好很多。”
宛尔捧着小本子和笔,眨了眨眼,傻愣愣的模样,“好、好的。”
小姑娘这模样有些可爱,公交车缓缓地在站台前停下,纪杬有些好笑,抬手拍了拍她的脑袋,“好好写,我走了。”
直到纪杬上了公交车,车子开走,卷起马路上的细细灰尘,宛尔的意识才重新回到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