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问:“我们刚搬到城里,也不知道学堂在什么地方。”
书生道:“我表叔是位先生,他是个秀才,开了家学堂,在这条街的东边,你可以去看看就说是我介绍的。这几本书你也先别买,等着孩子入学堂后再来买,免得浪费。”
苏婉谢过书生,带着苏长青往街东边去,在街的尽头有家书塾,里面传来朗朗读书声。推门进院,庭园两侧种满了各种四季花木,粉色的蔷薇开得正艳,院中有个小圆缸种了株莲花,露出尖尖一角,缸里还养了两条红色的鲤鱼游得正欢。
从这院中摆设来看,这位先生的性情应当是很好。
先生听到推门声,放下书本出来,鹤发童颜,双眼带笑问道:“来读书的?谁介绍的?”
苏婉抬出书店里的书生,说明来意。
先生问了苏长青几个问题,他都一一答上,聪慧异于常人,先生摸着胡子笑道:“不错,不错,明天就来学堂。”
一切顺利的像是玩笑,交了学费第二天来上学。回去的路上苏长青走在前面蹦蹦跳跳地道:“我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做大官。”
苏婉不知道谁给他灌输读书做大官的理念,见他比平时开心,倒也不反驳。她所在的年代读书能改变命运,但不是唯一。这个年代也不会是唯一,但会读书和不读书肯定是前者好。
苏长青高兴,苏婉跟着高兴,路过菜市场时又买了条鱼。晚上两个人做了三道菜,一条清蒸鱼,一碗红烧肉,还有盘小青菜。
鱼是苏婉没见过的野鱼,想来应该是很鲜,蒸好后放上葱,兑上酱油,淋上油。最简单的做法,可以保持鱼的原汁原味。红烧肉烧得熟烂,时令青菜鲜嫩。
苏长青吃了两大碗饭,帮着苏婉收拾碗筷后,躺上床就睡着。
从天没亮忙到天黑,苏婉这会却是睡不着。从她醒来到现在,感觉像是车轮战,都没停下来过。这里物资匮乏,跟以前的日子的比起来一个天,一个地。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要想把生活质量提高,必须得有钱。她手头的钱只够她娘俩最基本的开销,坐吃山空。大学时她学的金融,在这里无用武之地,从上次来城里也没想到有什么稳赚不赔的营生。
想了一晚上也没想好做些什么生意,早早地起床做早饭。摊了两张萝卜丝饼,煮了锅小米粥。苏长青‘呼哧,呼哧’吃了两碗粥和一张饼,眼晴盯着盘子里剩下的半张,想吃又不敢拿。